C,C++基礎和編程風格(2)

四、表達式和基本語句

4.1 運算符與複合表達式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個點是C/C++運算符的優先級問題,下圖爲總結的一張表,結合律特殊的運算符已經用黑體加粗標明出來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說實話,上表中的運算符優先級和結合律要熟記是非常困難的。雖說有表在,但是也不能每次都查表,所以我們在寫程序的時候儘量要遵循後續規則:

如果代碼行中的運算符比較多,用括號確定表達式的操作順序,避免使用默認的優先級。

          例:word = (high << 8) | low和if ((a |  b) && (a & c))

對於複合表達式的一些建議:

          1)不要編寫太複雜的複合表達式。例如i = a >= b && c < d && c + f <= g + h ;就太複雜

          2)不要有多用途的複合表達式。例如d = (a = b + c) + r ;應該拆成兩個語句

          3)不要把程序中的複合表達式與“真正的數學表達式”混淆。
4.2 if語句

if語句看似C ++/C語言中最簡單、最常用的語句,然而很多程序員用隱含錯誤的方式寫if語句。同時筆試面試的時候有些公司還是非常熱衷於考察這個點,作爲對應聘者基礎知識紮實度評判的標準。

考察最多的是if語句各種與零值比較的語句寫法:

1)布爾變量與零值比較
不要將布爾變量直接與TRUE 、FALSE 或者1、0 進行比較。假設布爾變量名字爲flag,它與零值比較的標準if 語句如下:

          if (flag)  //  表示flag爲真 

   其它的用法都屬於不良風格,例如:

          if (flag == TRUE)   

          if (flag == 1 )   

          if (flag == FALSE)   

          if (flag == 0)     

2)整型變量與零值比較
應當將整型變量用“==”或“!= ”直接與0 比較。假設整型變量的名字爲value,它與零值比較的標準if 語句如下:

          if (value == 0)   

          if (value != 0) 

   不可模仿布爾變量的風格而寫成 

          if (value)    //  會讓人誤解 value是布爾變量 

          if (!value) 

3)浮點變量與零值比較
不可將浮點變量用“”或“!= ”與任何數字比較。千萬要留意,無論是f loat 還是double類型的變量,都有精度限制。所以一定要避免將浮點變量用“”或“!= ”與數字比較,應該設法轉化成“>=”或“<=”形式。

   假設浮點變量的名字爲x ,應當將  

          if (x == 0.0)   //  隱含錯誤的比較 

   轉化爲  

          if ((x>=-EPSINON) && (x<=EPSINON)) 

   其中EPSINON 是允許的誤差(即精度)

4)指針變量與零值比較
應當將指針變量用“==”或“!= ”與NULL比較。指針變量的零值是“空”(記爲NULL)。儘管NUL L 的值與0 相同,但是兩者意義不同。假設指針變量的名字爲p ,它與零值比較的標準if 語句如下:

              if (p == NULL)  // p與NULL顯式比較,強調p 是指針變量 

               if (p != NULL)   

 不要寫成 

               if (p == 0)   //  容易讓人誤解p 是整型變量 

               if (p != 0)     

 或者 

               if  (p)   // 容易讓人誤解p 是布爾變量 

               if (!p)

 關於if語句的補充點:if (NULL == p) 這樣古怪的格式,並不是程序員寫錯了,是爲了防止將
 if (p == NULL)誤寫成if (p = NULL) ,而有意把p和NULL顛倒。編譯器認爲 if (p =  NULL)
  是合法的,但是會指出 if (N ULL = p)是錯誤的,因爲NULL不能被賦值。
4.3 關於循環語句

C++/C循環語句中,for 語句使用頻率最高,w hile語句其次,do語句很少用。這裏從for循環出發,提出幾點需要注意的點:
1)在多重循環中,如果有可能,應當將最長的循環放在最內層,最短的循環放在最外層,以減少CPU 跨切循環層的次數。

例如以下圖右比左執行效率高: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如果循環體內存在邏輯判斷,並且循環次數很大,宜將邏輯判斷移到循環體的外面。如下圖右框內的程序,簡潔度略有下降,但是執行效率卻大幅度提高。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不可在for 循環體內修改循環變量,防止for 循環失去控制。

4)建議for 語句的循環控制變量的取值採用“半開半閉區間”寫法。如下左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4 關於switch語句

Switch語句格式如下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注意點:

1)每個cas e 語句的結尾不要忘了加break,否則將導致多個分支重疊(除非有意使多個分支重疊)。

2)不要忘記最後那個default 分支。即使程序真的不需要default 處理,也應該保留語句 default : break; 這樣做並非多此一舉,而是爲了防止別人誤以爲你忘了default 處理。

五、常量

C 語言用 #define來定義常量(稱爲宏常量)。C++ 語言除了 #define外還可以用const來定義常量(稱爲const常量),常量是一種標識符,它的值在運行期間恆定不變。

5.1. 常量的意義

這個在筆試面試的時候也考過幾次啊,屬於比較基礎比較細節的東西。總結下來主要是不使用常量的話有以下三個缺點:

   1 ) 程序的可讀性(可理解性)變差。程序員自己會忘記那些數字或字符串是什麼意思,
   用戶則更加不知它們從何處來、表示什麼。 

   2 ) 在程序的很多地方輸入同樣的數字或字符串,難保不發生書寫錯誤。 

   3 ) 如果要修改數字或字符串,則會在很多地方改動,既麻煩又容易出錯。

   但注意,我們在定義常量時要儘量使用含義直觀的常量來表示那些將在程序中多次出現的數字或字符串。

   例如: 

          #define       MAX   100    /*  C 語言的宏常量  */  

          const int     MAX = 100;    //  C++ 語言的const 常量 

          const float   PI = 3.14159;  //  C++ 語言的const 常量 
5.2 C++常量兩種定義方式的不同

C++ 語言可以用const和#define兩種定義常量的方式,但是建議使用前者,因爲:

1)const常量有數據類型,而宏常量沒有數據類型。編譯器可以對前者進行類型安全檢查。而對後者只進行字符替換,沒有類型安全檢查,並且在字符替換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錯誤(邊際效應)。

2)有些集成化的調試工具可以對const 常量進行調試,但是不能對宏常量進行調試。

5.3 常量定義的相關規則
簡單說來,定義常量的時候,最好遵循以下規則:

   1)需要對外公開的常量放在頭文件中,不需要對外公開的常量放在定義文件的頭部。爲便於管理,
   可以把不同模塊的常量集中存放在一個公共的頭文件中。 

   2)如果某一常量與其它常量密切相關,應在定義中包含這種關係,而不應給出一些孤立的值。

   例如:    const  float   RADIUS =  100; 

                 const  float   DIAMETER  =  RADIUS *  2; 
5.4 關於類中的常量

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常犯的錯誤,有時我們希望某些常量只在類中有效,所以想當然地覺得應該用const修飾數據成員來實現。但是const 數據成員只在某個對象生存期內是常量,而對於整個類而言卻是可變的,因爲類可以創建多個對象,不同的對象其const 數據成員的值可以不同。

   所以:不能在類聲明中初始化const 數據成員。因爲類的對象未被創建時,編譯器不知道SIZE的值是什麼。
   const 數據成員的初始化只能在類構造函數的初始化表中進行。

   如果想建立在整個類中都恆定的常量。const數據成員是完成不了滴,應該用類中的枚舉常量來實現。

          class A 

           {… 

              enum { SIZE1 = 100, SIZE2 = 200}; //  枚舉常量 

             int array1[SIZE1];  

             int array2[SIZE2]; 

           };

   枚舉常量不會佔用對象的存儲空間,它們在編譯時被全部求值。
   枚舉常量的缺點是:它的隱含數據類型是整數,其最大值有限,且不能表示浮點數(如PI=3.14159)。

原文:https://blog.csdn.net/han_xiaoyang/article/details/1051541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