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孩子理解的方法

前兩天我老婆給兒子買了一個時鐘的拼圖,兒子很喜歡,但是他一直不知道怎麼把數字按照順序排列起來,每次我們問他:“1後面是幾啊”,他總是亂說一個數字,他好像理解不了這句話。我們都覺得很奇怪,他能夠從1數到30,也認識1到10所有的數字,但是爲什麼他就是不會回答“1後面是幾”這個簡單的問題,我們之前也嘗試教過他,但是怎麼都學不會。

於是,今天我下決心一定要教會他,但是不幸遭遇了滑鐵盧,我嘗試了各種方法,用了自制的數字卡片,用了樂高玩具模擬排隊的方法,最後還用了棒棒糖誘惑,全部宣告失敗,他還是沒有學會這個問題。

我知道一定是我的方法出了問題,我沒有找到一個他能夠理解的方法。很多時候,很多家長擁有很高的學歷,然後瞧不起幼兒園或者小學老師的學歷,認爲他們肯定不如自己教的好。但是,從這件事情來看,在教小孩子這件事情上,某些方面我們可能還真的不如幼兒園或者小學老師。

爲什麼呢?因爲老師接觸的孩子多,樣本多,她們有足夠的機會去做實驗,去嘗試不同的方法,她們可以從孩子們的反饋中找到最有效的那個方法。而對於家長來說,沒有這樣的機會,每個家庭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一個孩子成長受影響的因素太多了,有時候我們很難知道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什麼了。爲什麼難?因爲我們很難共情一個孩子的體驗和感受。關於小孩子是怎麼想的,可能只有我們自己做小孩時的經歷能夠提供一點參考。因此,我們能確保一定做對的,可能就是不讓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傷害的事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現。

同時,我設想了一下,如果我再生了一個小孩,我有自信能夠將Ta教的更好嗎?我捫心自問,沒有底氣說能,就算重來一次,很多事情我還是不知道怎麼辦。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學習和觀察。一是學習,指的多看看和多聽聽教育工作者是怎麼講的,既然我們沒有足夠的樣本,去了解孩子的行爲習慣和思維方式,那麼,我去看有足夠樣本的人寫的東西不就好了嘛。二是觀察,指的是我們要多觀察孩子,儘量少干預孩子,因爲既然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通常樣本只有1個或者到個,那我們就更應該仔細把眼前的這1個或者2個樣本觀察好了。

回答我兒子的那個問題上,最終,我老婆還是找到一個好辦法來教會他這件事情,那就是書的頁碼。這其實是偶然發現的,當我遭遇前面的滑鐵盧,放棄了這件事情以後,過了兩個多小時,我老婆給兒子講繪本的時候,兒子突然指着書的頁碼念出了那個數字,我老婆馬上意識到了這可能是個好辦法。因爲書是一頁一頁翻的,果然看到書以後,我兒子終於有點理解了“後面”是什麼意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