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的人,你最應該懂

                                           最親的人,你最應該懂
                            ——在爸爸自傳前的序言

 

一晚,和妹妹聊天,她突然說:姐,咱給老爸開個博客吧,把他的自傳放上去……

提起爸爸的自傳,一時思緒萬千……

 

說到老爸的自傳,最早追溯到90年代初,不記得是哪一天,他突然感慨說這一輩子歷經的事情太多,想好好整理一下,寫出來給自己和孩子們看看。

於是,以後的我們時常會在茶餘飯後聽他講故事,他的童年、少年、青年,甚至他初戀女孩子的名子,都告訴我們。那些久遠的事,聞所未聞,時而情到深處,他會老淚縱橫……

 

那時,我聽故事的壓力最大,因爲他希望由我來執筆,完成他的心願。

以前只要回家,多數時間聽他講故事。一開始大家就是應付老爸,表面恭聽,實際上對那些陳舊的往事提不起興趣。他一開講,身邊的人會越來越少,直到最後,就只剩下我媽。

迫於壓力,聽得最多的算是我了。但多數時候是邊看電視邊聽,具體細節記不太清,感情共鳴更是沒有。

後來我終於提筆了,甚至擠出和朋友打牌的時間勤奮寫作。好多朋友都知道我給老爸寫自傳的事兒,偶爾見到我,會調侃說:你老爸的自傳寫得怎麼樣了?有事要幫忙招呼一聲!

再後來,終於有人願意搭把手,和我一起創作了。這位朋友有紮實的文學功底,自幼喜歡研讀武俠小說,並且時有機會到家裏聆聽老爸的故事,所以我把任務分他一大半。

據說,他創作的靈感也因此一發不可收,出差駐外,經常寫到深夜還意猶未盡,以章回體小說的形式一天一回。

前幾天跟他提起老爸博客上連載自傳一事,他也感慨萬千,竟然對當年的事情記得比我還要清晰、深刻……

 

大概洋洋灑灑萬餘字的時候,給老爸交了回作業,但出乎意料,他不滿意。他覺得思路和文風全然不對路,於是毅然地決定自己親自寫。

他真正開始創作,還是退休以後。老爸真是一個勤奮而有毅力的人,他不下棋,也不搓麻將了,每天伏案寫作至少六小時以上,午覺都不睡,甚至三伏天,電扇呼呼地吹着,他大汗淋漓地寫個不停,誰勸他休息都不聽。

寫完了,改!改了再改!!每次回到家,他都興致勃勃地把自傳捧出來讓我們看,還讓我們必須提出修改意見。記得妹妹上大學,半年沒見着面,一回家,屁股還沒坐穩當,他就把自傳拿了出來。那時,我們談自傳色變,甚至因爲這個,我都減少了回家的次數。再後來,我家的女婿,都接受了自傳的考驗,也相繼通過對自傳的研讀、撰寫、修改,提高了文學水平

1999年,20多萬字的自傳,終於定稿了。老爸又逼着我們在暑假完成電子版輸入,因爲他知道過了假期,就不好再抓差了。接下來打字,還是大家輪流來幹,現在的五筆輸入法接近打字員水平,也要感謝老爸的自傳。

最後自傳被裝訂成冊,我們每人得到了一本,他還分贈給一些摯交好友。基本上,歷經八年的自傳撰寫工作告一段落,他的心願已了。

 

2000年的時候,有一天在家裏閒來無事,突然想起看看老爸的自傳。這是我第一次靜下心來,仔細閱讀。沒想到開篇的第一章,就被爺爺的英年早逝感動得稀里嘩啦。一口氣讀完,思緒變得紛亂複雜,突然發現自己原來這麼不瞭解爸爸,不瞭解他曾經的生活,他的情感,他的思想,還有好多好多他對生活的感悟……

自傳的語言樸實無華,但那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卻充滿了父親一生奮鬥的坎坷與艱辛,深深地感動着我,還不僅僅是感動,爸爸出自貧寒,一生始志不渝的奮鬥精神也令我肅然起敬。曾經想,如果爸爸的自傳拍成電影一定有人愛看,做成書,也肯定暢銷。

爸爸寫自傳算是殫精竭慮了,
20萬 字的自傳完成以後,明顯感覺他的身體下了一個臺階,也真正感覺他步入了老年,精神和體力大不如前。但自傳的完成了卻了他多年的心願,這一部回憶的巨志,凝 聚了他的心血,以及他對自己一生的回顧、總結和思考。同時,他也以自傳的形式給兒女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這筆財富會在以後漫漫人生路上,一直陪伴 我們同行……

 

突然間慚愧起來,慚愧自己這麼多年竟然沒有認真地讀過爸爸的自傳,沒有用心去了解自己的父親……

 

也許好多人會像我一樣吧,無意中忽略了父母,忽略了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而最親的人,纔是你最應該懂的人

……

但是現在我明白了,父親是一本書,我寫不出,卻可以用心去讀懂它……

 

(謹以此文感謝曾經爲爸爸的自傳出過力的所有的孩子們,即我最親愛的兄弟姐妹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