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的故事15-19」:哥特戰爭結束,意大利衰亡的真正主謀

戰爭再開

貝利撒留在職級晉升後,也開始積極行動,他海陸兩線進攻老皇宮所在地拉文納,到公元539年12月,東哥特王國竟然自己投降了,貝利撒留以人格擔保東哥特貴族生命安全,查士丁尼也配合簽字如果反悔就是小狗。表面上,東哥特王國就這麼覆滅了,實際上拜占庭只是把東哥特所謂的貴族給消滅了,在意大利本土還有不下10萬哥特士兵。接着查老闆的決定就有點匪夷所思了,他讓貝元帥回國接受凱旋,在意大利的拜占庭大軍分爲11個大隊各自爲戰。回家路上貝利撒留拒絕一切新聞採訪,也拒絕了查老闆給他的凱旋儀式,他的下一個任務是前往波斯戰場。相反,被俘虜的東哥特國王搖身一變信了天主教,這個對他就像吃飯一樣容易,或許是豪爽健談的性格讓他跟查老闆做了朋友,最後快樂的活了一輩子。

如果貝利撒留能多工作幾年,意大利也沒啥花可以開了,事實是哥特軍隊在看到對方頭牌不在場的情況下,又開始集結在一個叫託提拉的人麾下,拜占庭的角色球員完全是經驗包,被已經差不多降級的球隊狂虐。導致這個結果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拜占庭的腐朽政治在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就開始各種蔓延,託提拉看穿了老百姓需要什麼,不是統治者的合法性,而是乾淨廉潔的行政單位,如果要腐敗必須等穩定之後嘛。蠻族一下子變成了和藹可親的子弟兵,拜占庭顯然是一個墮落的八旗子弟,就這樣,意大利戰場的勝負天平每天都在往哥特人這邊傾斜,查老闆看着不斷送回來的壞消息,暗地裏抽了自己不少耳光。

返回意大利

貝利撒留在公元544年又回來了,世界第一球星的到來又一次讓拜占庭隊開始有了復甦的跡象,但是球星也老了,接下去的兩年拜占庭逐漸失去在意大利的地盤,最終在公元546年又一次被圍攻在羅馬城。這一次,貝利撒留是真的帶不動了,他組織士兵開始突圍反擊,雖然反殺了不少哥特士兵,但是對方在乎嗎?最終哥特人堅持不懈的送人頭,打破了羅馬城,憤怒的蠻族士兵見到活人人就殺,羅馬城歷史悠久的元老院階級幾乎同時被消滅,哥特人在嗜血CD消失後,冷靜的想想這座城也沒有價值了,帶着值錢的貨就離開了。

貝利撒留還想帶隊在新賽季獲得成績,但是球隊老闆沒耐心了,在請來分析師評估了下球隊實力後,查老闆覺得投資沒有回報,乾脆把這位球星給解約了。在貝利撒留離開後,意大利已經不能用“悲慘”來形容,可以完全爲那裏的人講一句良心話,當初你們憑什麼認爲我們是“水深火熱”,現在你們真正的帶來了“水深火熱”。在之後的4年內,貝利撒留偶爾出現在巴爾幹戰場,又出現在君士坦丁堡政府機構的閒職上,毫無建樹的度過了這段時間。

戰爭結束

公元552年,查士丁尼決定無論如何要結束哥特戰爭,他命令一個老面孔去處理這件事情,當然不是貝利撒留,而是之前露過一次小臉的太監納爾塞斯。這位絕對忠誠的宦官帶了3萬人前往意大利,沒錯,足足是給貝利撒留人數的6倍,這些士兵當中有臭名昭著的倫巴第人當外援。作爲缺少某種快樂的人來說,必須要以另一種快樂來滿足,這就是宦官的生存之道,他力求最大限度的決戰,納爾塞斯自己雖然不能打,卻豪氣的答應手下一切要求,只要能打贏這場戰爭,要啥給啥,這種不計後果達成目的的手段確實也收到了奇效。

這年夏天,雙方開始會戰,納公公慣例新聞發佈會上與對方教練託提拉開始噴口水,蠻族對太監的身體構造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陣歡聲笑語,但納公公是小角色嗎?他淡淡的說了一句:你打仗像蔡徐坤,託提拉瞬間就發飆了,然後雙方約定8天后誰不開打誰是小狗。託提拉想想氣的要死,對面個陰陽人那麼瞧不起自己,等不及了,第二天就帶着全家老小衝上去海扁對手。納公公可是拜占庭第一人精啊,早就預判到對方會耍賴,一場大戰從早上打到晚上,最後雖然拜占庭這邊死傷更多,失敗的卻是哥特人,國王託提拉也死於這次戰役。

納爾塞斯在穩穩的成爲聯賽冠軍後,迅速解除了與倫巴第人外援的天價合同,當然是給了很多錢的,這些外援非常高興的返回自己的老家,在回家路上,他暴行累累,絲毫不比哥特人帶來的災難少。整個意大利經歷了長達17年的戰爭,所有人都已經厭煩,疲倦,痛恨了,東哥特人雖然又組織了一些抵抗,但是最終還是以失敗收場,他們選擇保命投降,納爾塞斯答應了,條件是自己滾粗意大利半島。

戰爭終於結束了,但是一開始也說過,納爾塞斯是來做生意的,他的目的就是在戰爭後把成本給收回來,這些繼續成爲老百姓頭上的負擔,他在意大利成爲了一個土皇帝,意想不到的是不需要爲女人煩惱的男人壽命都特別長,他又活了15年,也就是說從貝利撒留踏上意大利的領土到納爾塞斯掛掉一共用了33年,真正扼殺意大利活力的正是他們的同胞拜占庭帝國。


上一章:哥特戰爭初期,水深火熱的故國人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