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恆,花開無聲——樊登書友蘇利老師談親子閱讀

蘇利老師, 管理學碩士畢業,曾任某上市公司培訓學院執行院長。同時,她還是一個16歲高中女生的母親。不過,而今的蘇利老師,卸下曾經光鮮亮麗的企業高管職位, 華麗轉身成爲一名解密青春期養育的認證講師,走上了家庭教育諮詢的道路。

週三晚上八點,書友們靜靜守候在微信羣。在蘇利老師平淡如水的娓娓道來中,一個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緩緩入耳,更是入心!

我們一些家庭會定期安排特別時光,以此來放鬆身心,同時穩固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結。有些家庭會出去爬山遊玩,有些家庭會找一個很好的餐廳聚餐,有些家庭則會召開家庭會議。而對於蘇利一家人而言,每週的特殊時光就是週六的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吃飯一邊聽樊登讀書App每週上新的書籍。這給到她們家裏每一位成員不同程度的滋養。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用蘇利的話說: 家長的閱歷和孩子的經歷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每一時刻,都是學校教育的延伸。

蘇利很早就知道一個真相: 優秀的學業成績一定是孩子閱讀積累的副產品。沉默的父母,難以爆發孩子響亮的人生!  蘇利知道父母的語言對於孩子早期語言的開發影響深遠。錯過對兒童早期語言能力的培養,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後在學業上與其他人的差距。所以從女兒出生開始,蘇利就非常重視親子閱讀。小時候,女兒不識字,蘇利就用盡各種辦法給女兒讀書,聽音頻。從童話故事,到評書,到歷史故事。女兒對《小熊維尼》特別感興趣,所以蘇利就不厭其煩地給孩子讀,可謂是寵壞了女兒的耳朵。事實上,父母語言的神奇作用遠不止簡單的詞彙導入。孩子早期的語言環境,即父母提供的語言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先天潛能的發揮。根據父母對孩子說的詞彙量和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父母的語言會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爲約束和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摘自樊登讀書《父母的語言》)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是蘇利養育路上的信條。

女兒上小學後,蘇利又開始關注女兒口頭的表達。從語言的輸入積累到輸出呈現,蘇利用了敘事記憶法種的六步驟 “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每次出去遊玩或者公園撈魚,都會引導女兒按照六步驟口頭敘述,她代筆記錄下來。

隨着女兒漸漸長大,懂得多了,閱讀的羽翼日漸豐滿,開始能夠獨立閱讀越來越多的書籍。這個階段的蘇利,已經不再需要給孩子讀書了,她調整自己的角色,儘可能地鼓勵和支持孩子廣泛閱讀,讀好書。女兒喜歡《紅樓夢》,當作枕邊書百讀不厭。因爲大量的閱讀積累,女兒口頭表達和寫作都是金句頻出,驚呆了老母親。

當然,蘇利自知閱讀並非學習的目的,只有把閱讀的東西真正內化,成爲自己的一部分,纔是學習所得。而寫作,就是把學習所得直觀呈現最好的方式。上小學後,女兒就開始堅持寫日記。她們常帶孩子一起去戶外,接觸大自然, 去大草原,蘇利認爲有體驗的生活才能爲孩子提供創作的素材,開拓了眼界和視野,寫出來的文章纔是有生命力的。在對待女兒的學習上,蘇利目標明確而且有嚴格的計劃。她知道學校教育不是孩子的全部,根本還是在於家庭教育。爲此,她把孩子的學習目標分解成每一個月,每一週,每一天。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情,也幫助孩子養成了自主的學習習慣。

如今處在敏感青春期的女兒,並沒有當下很多青春期家長憂心忡忡的叛逆特徵。她開朗自信,成績優異,學習高度自律,和媽媽之間更是親密無間無話不說。這一切都讓蘇利倍感欣慰。

《終身成長》是樊登老師衆多解讀書籍的一本,卻是對蘇利影響最深啓發最大的一本書。正如書籍中描述的一樣: 世界上有兩種人: 固定思維的人和成長型思維的人。蘇利選擇了後者。她自知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成爲女兒人生路上的嚮導。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她們的世界裏充滿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無論看待自己或他人,她們都相信人具有發展潛能。在蘇利的故事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母親,她的內心是富足的,明朗的,快樂的,不矯揉造作的,因此,她投射到孩子和他人身上,也都是積極正面的東西。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不僅會給孩子設定一個奮鬥目標,還會給孩子成長的空間。蘇利深知: 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良好品格所和社會責任感,從容面對人生的諸多挑戰與議題。她尊重孩子的興趣,重視孩子擁有完整的人格,鼓勵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

蘇利說: 持之以恆,花開無聲。閱讀的種子終將開出美麗的花朵!  我想說: 用心播種,用愛澆灌。幸福的種子終將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