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錢的態度,藏着一個人的格局

1

前段時間,公司搞了一個激勵方案,大概就是達到預期目標,就不用懲罰。如果沒有達到,各營業部的經理就需要進行罰款。第一天100,第二天200,第三天500。

目標並不是很低,是需要那種很努力的才能夠到的目標,按照現在的水平很難達到。可想而知,各位經理對該方案有多抵觸了。但也許一開始畏於強權,一開始並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之後在執行的過程中,果然由於四部底子比較弱,屢屢受罰。最後一天又沒有達成任務,需要經理再次交罰金500元。這一次我的催收沒有了結果。先是發微信,提醒他兌現方案,結果沒有了迴音。我以爲他沒有看到第二天又當面提醒一次,結果遲遲沒有把錢轉過來。我這才意識到,原來他是發自內心的不想掏這筆錢。後來再直接的問,就是哭窮。說是給每個月要還很大一筆的房貸車貸實在沒錢。這種話讓我怎麼相信呢?一個營業部經理,去年整個陝西最牛的業務主任,月薪平均3w起的人,告訴我拿不出500塊,實在像個笑話。

後來將這件事反饋給領導知道,領導讓我接着催。領導對我說,看一個人的人品,最能在對錢的態度上反映出來。

對此,我深以爲然。這件事往小了說,就是最近罰金交太多,內心自己抵觸心理強。忘大了說,無非就是欺軟怕硬而已,否則陝分的方案怎麼不兌現?輪到中心的方案就拖拖拉拉的。在錢的事情上分不清輕重緩急,在不該摳門的地方摳門,既無誠信意識與契約精神,另一方面也無遠見,格局不足。

2

世上的人,對待錢的態度,以小見大,大多如此。

窮人越窮,富人越富,背後隱藏着的從來不是社會的不公和階級的固化,更多的是一個人從小培養出來的對金錢的態度和人生觀點。

兩個人起步,賺到第一桶金後,富人思維多是錢生錢,擴大經營,並不懼怕由此帶來的風險。但窮人思維呢?可能更多的就是買房買車,儲蓄以抵禦風險。

我不能單純的說哪一種思維是對或錯,因爲每一種思維背後都和生活背景區分不開。但是,確實利字當頭,確實是對思維模式和人性的檢驗。

3

我所欣賞的對金錢的態度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一定是“平視”。尊重金錢,利用金錢,卻不被它俘虜。

窮的時候,要有骨氣,但不要憤世嫉俗。即使身穿洗的發舊的衣服,挑個水果都要找打折,但該花的錢就要坦率的坦蕩蕩的花。這個世界從來不是誰弱誰有理,沒錢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成爲拖欠的藉口。一個人真正的貧窮,不是在外表,而是在靈魂。當然,因爲自己的貧窮,而去仇富,更不可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好自己最重要。

富得時候,更要活出自我,不做金錢的奴隸。當物質財富豐富時,人們總是會陷入攀比炫耀之中,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少富豪,最開始抱着想要讓家人幸福一點的心態下海,卻在一次次打拼中漸漸失去了最開始的心情。工作越來越忙,給家人的時間越來越短。金錢除了資產數字的變動,帶來的幸福感卻逐漸缺失。

回到最初,無論是誰,面對金錢都應該是一種平視的態度,始終知道,金錢是我們獲取幸福感的一種方式,人應該利用金錢而非爲金錢終日疲於奔命。願所有對金錢的追逐,最終都變成對幸福的追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