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做到第一次寫作職場類新媒體文章一遍過稿的?

                          我是怎樣做到第一次寫作職場類新媒體文章一遍過稿的?


如果你想選取一個垂直領域來做公衆號的話,職場類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爲芸芸衆生,大同小異,大多數人都過着上班下班回家的生活。職場上的問題大家每天都要碰到而且不可避免,所以寫這方面的東西市場比較廣闊。

 

一個月前,毫無寫作投稿經驗的我給了某公衆號寫了一篇關於職場加班的文章。讓我感到驚喜的是,第二天編輯直接告訴我除了兩幅圖配的有點不合理,其餘都是OK的。我覺得第一次寫作職場類的文章就一遍過稿在以下四方面做的比較好。


                                             01 題材

 

職場,其實是一個比較廣闊的話題。具體說來,你應該首先定位好自己這篇文章應該具體到職場的哪個細分領域。我們該怎麼選取職場細分領域呢?

 

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職場經歷受到啓發,比如,剛進入一家新公司你剛開始可能有點不適應,後來慢慢適應下來了。你當時有這樣的困惑,後來你適應了這就成爲了你的經歷和感受。那麼後面畢業的年輕人可能也都遇到這麼一個問題。你完全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寫篇文章,這樣的目標讀者也就確定了,因爲,目標讀者的確立也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能夠和你引起共鳴的讀者纔會多。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職場上的時事熱點來寫。20171210日,42歲的中興通訊研發工程師歐建新從26樓辦公室墜亡。針對這個職場事故,有人就寫了一篇題爲《中興42歲員工墜亡:出事前一天是母親生日,曾跟妻子提有人事變動》的文章,然後深入淺出的闡述了職場上中年被裁員這這種現象。這樣的題材選取本身就是有一定關注力的。

 

因此,選取題材是第一步。

 

                 02 故事

 

一篇文章,總會要舉出一些故事去支持我們的觀點。故事列舉的越好,就越具備說服力,讀者纔會越信服。

 

故事可以來源於實際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平常注意積累和觀察生活。來自於實際生活的故事特點是真實,易於讓人接受。缺點是影響力不夠。因此,有時候,我們需要對實際生活中的故事加工表達出來。比如,經常說的,我有一個朋友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是有表達技巧的。關鍵是我們怎麼樣將這樣的案例故事表達出來,然後卻恰到好處的支持了我們的觀點。如著名的十點讀書的公衆號上面一篇題爲《會PPT和不會PPT的女人,工資水平也差太大了》的文章中,就列舉了十點君自己剛進職場時明明活兒乾的最多,想法也不差,卻被老闆罵的狗血淋頭。後來才明白,彙報PPT變得非常重要,因爲老闆根本沒時間觀察員工做了什麼。後來跟朋友拜師學藝,學會把文字表格可視化,所有工作成果都清晰可見,跟老闆提加薪也爽快答應了。

 

故事可以來源於電影綜藝。如果你想寫一篇《職場,熬住纔有一切》的文章。這個職場觀點已經很明確了。那麼你要選取那些案例故事了?可以從娛樂圈的人物來舉例。你可以舉香港影星張家輝的案例。講述他從跑龍套到成爲影帝的過程。你可以從《朗讀者》和《圓桌派》裏面選取案例故事,這些人文類訪談節目裏面蘊含了非常多的額可以挖掘的案例故事,平時觀看的時候要學會記錄和思考,這樣再寫作相關的話題時才能信手拈來。

                        

                      03 標題

在上篇《萌新如何寫出一篇優質觀點類新媒體文章?》中列舉了擬寫標題的兩種技巧:數字化和人物化。其實,新媒體文章擬寫吸引人的標題的技巧還有很多種。

 

對比法。即製造強烈的對比和矛盾。比如《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文案的區別》,《0成本獲得25000的粉絲,我是如何做到的》。

 

熱點化。即通過熱點時事或者綜藝來擬寫標題。如《不想當職場“邱瑩瑩”,Excel這些快捷鍵必須會》,《PPTer版《後會無期》,各種戳,各種虐心。》。不過熱點化擬寫標題是有時間限制的,比如,歡樂頌正在熱播時,你擬寫了《不想當職場“邱瑩瑩”,Excel這些快捷鍵必須會》這樣的標題會更容易吸引讀者。但是如果歡樂頌播完後兩三年了,大家已經忘記得差不多了。這時候這樣的標題就不能起到吸引人的效果了。

 

                            總結

文案寫作需要長期積累的訓練,還有要經常總結。職場類新媒體文章也是如此。可以試着從題材,故事,標題這三個方面提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