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内容 | 重意不重形

又是讲小道理的时候,这一次小编想讲的是,形式与内容的话题。

总有某些时候,技术会让你觉得很难理解,特别是别人口中讲出来的技术,比如“我是这样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的”(而你的心里面一直在想:这都是什么啊?)

技术的理解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很多人在理解技术的表达时(包括文字、代码或口头语言等),过分纠结于形式,试图让这个表达变得非常清晰,然后再去理解它的含义。

到底是先让描述变得清晰无歧义再去理解它的含义,还是尽量从更上层去捕捉它的意图而忽略描述的表现形式,哪一个办法更好?

也就是,理清所有细节,还是在抽象层面去理解,哪个办法更好?

从抽象层面去理解会更好,只不过,如果某些关键细节需要理清楚,那还是要理清楚。

不管是抽象层面,还是理解细节,都应该注意,不要纠结于形式,要重意不重形

文字代码或口语,都只是形式,而它表达的意思或意图才是内容,而内容才是我们要注重的,对于形式只是简单看一下。

如果形式太不清晰,那就应该通过提问,把它变得清晰一点。但是,时刻注重它的含义,注重它表达的内容。

形式只是语法或规则的拼凑,是多样或多变的。

比如,为什么查表要用:select * from tab ?

这是sql工具制定的一个语法,用这个语法它才能正确解析,所以要用这个语法、句式,都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你要明白它的意图,它是要从自己的磁盘数据结构中,找到所有的信息,然后在内存中创建起来,并以一种新的数据结构返回给你。

一样的道理,再比如cmd的命令是系统组件制定的语法,也只是形式,你通过这种形式,来做到你想要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形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你这个cmd,也只是形式中的一种,要达到你的目的,一定还有其它办法。但不管cd还是j,内容都是一样的:最终都让你切换了目录。

再比如,我让你做首页,说了布局要怎么样怎么样,其实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白我的意图,比如我意图很明显,一是要告诉别人“我是什么”,二是要让别人能联系到我,而布局只是达到意图的表现形式。

所以,一定要透过形式,看到内容。而很多抽象的技术讲解都喜欢讲内容,比如它讲“切换目录”而不是讲“cd”,它讲“构建一个栈”而不是“使用list”。大家很可能觉得抽象更难理解,因为它没有涉及到具体可感知的东西,而形式更好理解,因为它经常是看得着的东西。可是,我们真的应该习惯抽象的思维,真的应该在内容层面去理解知识,而不是形式上,最大的一个理由是:抽象(内容层面,甚至去到本质层面),可以简化你的思维,让你避开变化多端的形式的干扰。

另外,形式,往往追求全面,而全面对于问题的跟进或交流中的沟通,是不实用的。跟进问题,重在抓住主因;讨论时,重在抓住本质或抽象。全面,意味着细节过多,而没有重点,这是不实用的。

最后,能变成你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才是你所把握的内容--你在跟别人讨论某个概念时,用一句话说出来的:“这个东西就是...”,这个就是你把握的内容,不完整不全面是没有关系的--残缺更能突出重点。简单来说,要注意这几点:

  1. 不要全面、不要完善。
  2. 一定要突出重点。
  3. 一定要用自己的话。

总结一下,形式是多变的,它不重要却经常迷惑人;重要的是形式后面的内容或意图,从抽象的角度去理解内容,可以化繁为简。但是,一直强调形式不重要的,前提是在你去理解别人的形式时,如果换作我们去表达意思,怎么选择一个好的形式却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而至于从内容抽象到本质,那是另一个话题。


smil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