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显微镜下的大明》大神笔记篇~

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因为故事是一个一个的,所以截取了大神们的某一篇,本来想多放一点,奈何篇幅太长,也怕没看过的人完全看不懂。群里是一个很好的讨论地方,很多人的思想聚集的确会让人成长很多,哈哈。(kindle官方共读群)

一、谁动了我的祖庙(ike大神笔记)

这是一个充满了无数次反转的悬疑剧情,吊足了看客的胃口。一个看似黑白分明的案件,被一忠一奸两个当事人演绎的精彩纷呈。

可笑的是在这一场官司中,事实和证据居然成为了无足轻重的东西。官员们的嘴就像秋裤的松紧带儿一样,随意的拉伸收缩。

司法问题,政治解决。最终这场官司的胜负其实在开审前就定好了。官司的胜利首先要归功于罗氏家族的罗显和族人们的不懈奋斗与坚持。当然,最关键的在于罗氏家族的这个诉求恰好站在了政治正确的高度,顺应了“天意”,因此能够赢得一塌糊涂。

法椿作为一位法律业务极其精湛、心理素质特别过硬、运作能力超级强悍的体制内佛家事务工作者,还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如果纯粹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他不是败给了罗显,他只是败给了皇帝。他对于官场运行规则的准确把握,对于大明法律法规的灵活运用,以及对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这一点来说,要向法椿同志学习,要向法椿同志致敬。

官司完结,尘埃落定,留下孤坟佛殿,晨钟暮鼓,百代千秋……


二、婺源龙脉保卫战 (小帆船大神笔记)

保卫龙脉在我们看来有些无稽,科举考试失利跟石灰开采有啥关系呢?不过作者说了:“读史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轻易把古人当白痴。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历史,和当时人的视角不同,获得的信息亦不同。如果设身处地去想,就能明白,很多看似愚蠢的举动,自有其逻辑和动机。”

于是乎,婺源知县谭昌言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官赎,士绅们能保住龙脉,灰户们可以得到银钱,官府解决了问题,而石灰的来源由周边非龙脉地区提供,可谓是皆大欢喜。

读到这里,感觉这个解决方案貌似非常周全,那还会有什么问题呢?接下去读到了灰税,那么这跟上个丝绢税的故事一样,也是税收带来的问题,利益决定人性?回到题目上看到“笔与灰的抉择”,我想或许是因为石灰禁不了,士绅与灰户之间的斗争持续存在,士绅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最终取得胜利,但到最后发现科举其实与龙脉无关。

历史的真实发展是超过想象的。本来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石灰开采问题,却没有想到这引来的是长达60年的斗争。灰户与士绅关于石灰开采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一直延续到了光绪年间,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这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

我的判断部分正确,这确实是士绅与灰户之间的斗争,也可以说是士绅付出巨大代价后有过阶段性的胜利;灰税不是关键,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而利益确实决定人性,之所以灰户的问题解决不了,还是因为石灰开采带来的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始终会有纷争,这是人性的一部分。靠堵是堵不住的,只有想办法疏导,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其次,能人无处不在。比如说新知县金德义上任之前,一位神人加入的那一段堪称震撼灵魂的话,高屋建瓴、深悉人性。只有让金知县发自内心的认为保龙禁灰这件事跟他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他才有动力去推行。

最后想说的是历史编撰权的重要性,所有留下的资料都是从士绅的角度来看,认为灰户是刁民;而灰户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有什么迫不得已的苦衷一定要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去开采石灰,没有人清楚,也没有人关心。“历史是一个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真正的历史真相是什么?或许我们并不得而知……

三、彭县小吏舞弊案(Amber姐大神笔记

这是一个简单到我还没来得及进行推测、就已经结束的案件。几名小吏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舞弊,结果被人发现,最后都判了刑,判得也还算公正,没有激起什么波澜,就这样结束了。这个案件普通,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到明朝的县衙的构成,一般可以分为官、吏、役这三种,各自又有不同等级。吏制是各个朝代都存在的问题,官可以换,而吏往往换不了,造成的弊端是把持一方的政务,反而官要看吏的脸色行事。如此政令又如何能执行下去?

此外,一个已经在底层的小吏,都可以用手上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权力寻租,可见整个朝廷的官网系统已经腐败到什么样的程度。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高高在上的天子和朝臣,而是来自于无日不见的吏。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遇到不公的事情,有机会辩解吗?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寒窗苦读和科举考试无数人趋之若鹜了,这恐怕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了吧……


四、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Amber姐)

最后一个案件本来相当简单,锦衣卫诬告无辜的人,却正好遇上清官主持正义,并有皇帝派出御史彻查了案情,还无辜者以清白。本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却由于卷入了锦衣卫宦官之争,大理寺全军覆没,而无辜的人枉死。

看完这个故事,我只想到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穿越回明朝,成为当时四个无辜者之一,受了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拥有这么多现代知识,我们有没有办法脱离这个困局?

想来想去真的没有。不是说个人不努力,也不是不够聪明机智,实在是当时的局势如此,由不得个人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要在当时的环境中有一定的命运自主权,可能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参与俗世的斗争,掌握一定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自主部分的命运,当然也很有限;另一条路便是出世,不参与俗世的事物,但这同样是很有限的,即使是高僧逸道,也难以真正跳出红尘。

说到这里,是不是应该致谢一下,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让我们处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而不用遭受乱世的颠沛流离之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