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整理出兩大堆待處理書籍:一上午都在整理客廳裏的書,有些或賣,有些或送,有些或藏。

一大早,小芹外婆在給坐在嬰兒車裏的小芹妹妹餵飯,半蹲着身子。

與此同時,幼兒外婆坐在張小竹凳上給同樣坐在小凳子上的小光喂大米飯。

大坪場陽光普照,總會有幸福的事發生在其上。

敞開書本,閱讀川端康成《千隻鶴》,掘井雄《菜蕙子》,近日來一直在研究日本文學作品,以及當代日本著名歌手的音樂:安室奈美惠,濱崎步,久石讓等,還有AKB48。

以朱強《墟土》,謝寶光《撿影子的人》散文集爲過渡,深刻理解意象的出現與象徵。

胃充盈着白開水,毫無餓意:不想吃飯,想不吃飯,不知道人爲何一定要吃飯,是爲了更好地工作與學習,交際與生活?無須得知,不免有種令他人感到可笑鄙夷之處。

爲了讀書與創作,你不得不捨棄許多世俗層面的事物,沒有一個人知道我現在的生活,但他們中的一些會摸索我的生活軌跡,比如我經常會出現的街道,經常會去的地方(場所),經常會交流的某幾位特定人物,好認識我是個怎樣的人,而讓他們倍感失望的是:我不會按時出現在某個地點,也不會有閒人與我搭訕,更不會執意去某個地方悠哉遊哉,所關注的不是自己怎樣看待這個世界,而是看他人是如何對待人世間的,外在事物是如何影響ta的心境,並讓他們產生自欺自伶行爲的。

中國大人尤其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最顯著的一大特點是:當自己遇到工作的煩惱或生活上的窘境時,會把原因指向自己或孩子,或打或罵,毫無客氣可言,任憑他們如何哭喊卻依然愛着:愛是披着暴力的 面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