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學說》在國難時期

在國難時期是描寫陶行知人生中的第二部分,也是陶行知先生走入人生第二個階段的時刻。當時曉莊的教育實踐正在發展着,取得了很令人驕傲的成績,社會上很多人也慕名前來參觀曉莊的教育。曉莊的教育也不斷取得有建設性的教育經驗,就在這個看似可以一帆風順進行下去的情況下,曉莊引起了當時的國民黨的關注。

在一次陶行知先生外出去籌集曉莊的辦學資金的時候,蔣介石來到了曉莊參觀。蔣介石來到了曉莊之後,曉莊的師生還是照樣的忙碌着自己的教學和學習,只有當時曉莊的值班人員接待了他,因爲這次陶行知沒有親自接待他,蔣介石對於這一次的參觀很不爽。

事後蔣介石回到了南京,內心裏面起了殺心。事後以曉莊有政治方面的罪行關閉了曉莊。當時是陶行知還在外面籌集資金辦學,聽到曉莊被封,自己被通緝。陶行知先生在一天夜裏見了曉莊的同事,自己一個人去到了上海逃亡。到此,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教育救國的實踐夭折了。

隨後的陶行知因爲被特務發現了消息,陶行知先生東渡到了日本。半年之後陶行知先生回到了上海,在夜間見了昔日曉莊的同事,他開始明白到實驗主義是行不通的。他開始了大衆化運動,開始去號召人民的力量、讓人民羣衆自己覺醒起來,人民羣衆站起來革命。隨後就爆發了日本的侵華戰爭,這次的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戰爭,國民黨政府沒有抵抗,而是一味地退。而且國民黨還大舉鎮壓國民的愛國主義運動,這時候的陶行知發動了人民開始起來革命運動,發動了愛國主義的遊行。

隨後陶行知先生開始了另一樣的創新,開始了工學團運動。工學團運動的開展大大豐富了工農階級的認知。使更多的人民開始了認識到了帝國主義的剝削,開始使人民醒悟過來。

總結起這一本書的第二部分,工學團的運動是教育事業的一次創新。學校的存在只是教育的一種形式,並不代表它是教育。教育是可以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開展教育的,教育不應該有侷限,像現在這個社會,我覺得學校的教育已經不能夠滿足人民的需求了。特別是社會發展的日益加快,更加需要人不斷去學習。

所以我覺得理應建立終身學習的機制來促進社會這一所大學的發展,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式開展不同種類的教育。比如發展社區教育,讓老年人也能夠在年老的時候學習到自己需要的知識,比如養生的知識,興趣愛好的開展。再比如各種社團組織的成立,政府放寬各類社團的成立門坎,可以申請公共服務的場地等等。

教育可以以多種形式開展,讓社會成爲人人可學,興趣愛好相同人可以相聚的學習型社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