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好了,孩子抗压力不行了?其实,真不是这样。

文|懒橘子

不能看,不能看,,,

这样的视频,这样的生死时刻,况他,一个孩子,,

瘦瘦高高穿着卫衣的他,矫健轻盈,像个精灵,在车流中向前飞奔,他怎么不是精灵呢?一个17岁的孩子,可不正是精灵般的年岁。他飞奔至大桥,擡腿跨步,很轻盈,他整个人跨过去,接着,,,

矫捷轻盈,穿着灰色卫衣的小伙,如精灵般在车流穿梭的小伙,下一秒,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他。没有了这个穿卫衣奔跑的17岁男孩。

我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心理会有怎样的抉择和思考,只是他纵身一跃,竟然没有一丝的迟疑和犹豫,快如闪电,消逝于大桥。

不想消费一个孩子,更不想追什么热点。可是,可是,我们的同类是多么容易善忘的一个群体啊。

孩子没了,妈妈捶胸顿足,车流仍在川流不息。

这个世界没有一丝变化,没有一丝惊慌,照着它既定的步骤,一切向前。

1.

看到同类的灾难,我们也会流泪,也会同情,亦或说上两句:

现在这孩子,抗压力也太不行了。妈妈说一下,至于这样吗?

这家长,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呢?看把娃逼得。

这种云淡风轻的话,我们无可指责,因为这正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真实心理,无可厚非。可是,可是,事实难道真的如此简单?

是我们的孩子的抗压力太不行了吗?

我也是妈妈,我也有孩子。 我说,不。

2.

从何时起,我们的国家富起来了。

 富有的国家真是好,国际待遇提高,国民生活提高,国家建设提高,国民工作效率提高。

国家富了,飞速发展着,我们也被挟裹飞速向前。

创业发展打工挣钱,脱贫致富努力成功。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努力改变不甘的现状,每个人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努力地挣钱。

成功,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光环,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有钱,成了成功的代名词,一切向前,一切向前,一切都是钱说了算。

上班的不甘心拿死工资,下海捞大鱼去了;家里赋闲的不甘心跑到远远的城市打工去了;拿死工资的不甘心下班时间开始干其他的挣外快去了;创业的老版不甘心开始给员工培养企业文化, 灌输奉献灌输价值灌输996的高能量了;

我们的社会习风,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

这种社会风并不只是成年人的游戏,也无可例外波及到了孩子。

小小身板,开始起早贪黑上各种特长班,艺术班,奥数班,英语班,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身体劳累的同时,精神上更是被各种灌输人要努力要奋斗,努力的孩子才会有面包吃。

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

我们的精英教育,可真是成名要趁早,教育要趁早啊。 

擡眼四看,我们处于一个”被成功“的密不透风的网。我们都在这个网里挣扎,不论大人,幼儿或者一个17岁的孩子。

3.

 条件好了,孩子抗压力不行了?

首先这种说法的前提条件并不正确,只能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物质条件好了,然鹅人的精神层次,并没有比过去好多少,而且可以确定地是,人的精神层面反而是太狭隘太偏颇太单一化了。也因而可以说,人的精神反而是太匮乏了。

人是动物,是精神动物,人需要感情,需要精神支柱,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也是人立而不倒,成为世界主宰的根本所在。

而人,在追求利益,追求金钱,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忘掉了自己是需要情感支撑,和精神支撑的。人对自己,可以苛刻到忽略感情,但是孩子,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情感的呵护和庇佑,是灾难。

人性是贪婪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古训自始至终在阐明人性方面都是真理般的存在。

现今社会,国家定下改革开放的基调,定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挣钱被光明正大提出来,被冠以最高成功者的光环和荣耀。人贪恋财富的天性得到了最光明正大的拥捧和肯定。

谈钱不再是小心翼翼的事,不再是藏在心底暗暗较劲的事,不再是偷偷摸摸不可启齿的事。

一切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拿钱来谈,一切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拿钱来衡量。不论品性,不论才华,不论能力,甚至你的爱,你的感情,都可以光明正大拿钱来来一一衡量和考究。

挣不来钱,你没能力;不给我钱,你不爱我,甚至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可以拿钱来代替。

为了钱,父母可以心安理得去忙,并声称我们都是为了你,为了你的未来。只是现在尚且已经顾不及了,还谈什么未来?

孩子懂得一点道理,就开始接收人要成功的教育。大人忙着挣钱,根本没时间陪孩子。聊天,玩游戏。一切和挣钱无关的,都成了多余,成了无用,成了孩子心中高不可攀的一份奢侈。

一个内心从没有得到呵护和疼爱的孩子,一个只是被敦促,被要求,被各种呵责和无止境训斥填充的孩子,拿什么来抵抗风险,拿什么来抵抗压力?

以钱论英雄的社会,孩子的内心怎能笃定?

4.

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散文《不要叫醒别人的幸福!》,一家人经济虽不宽裕,但是父母兄弟守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不也是幸福?

如今社会,社会风气早已将幸福变了模样。或者说现代人早已经没有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人人焦虑,人人奋斗,人人都在攀比,吃着碗里望着锅里,那里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幸福?

人人都在为明天的美好幸福奋斗,压根没有时间享受当下,等到明天降临,如陀螺不停歇的你又该想着下一个明天了,又怎能感受到你所谓的可期的幸福。

如今社会,社会焦躁,人人浮躁。

在这样的社会成长和生存,正如苏明玉所说,如果有受委屈配额,我的是早已经用完了,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是受不了一丁点委屈的。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

内心没有储存爱,又多受指责和要求,被各种期望包裹,如果有压力配额,怕是也早就用完了的,又怎能天天面对这样那样不停歇惯会作妖的父母,你说是孩子抗压力不行?

5.

凭什么说成功才是人生目标,凭什么说挣很多钱人才能幸福?

被穷怕的中国人在创造财富的路上撒呀地跑,已经跑得太远,有点刹不住车了。忘记了人生本该有的模样,忘记了幸福最初的模样。

我的孩子决定考研。老公给孩子设定北京,上海,或者国外。

说的也是为人父母的肺腑之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考就考好一点的学校,学校好,起点高,将来你才能更好地发展。

孩子淡淡的:为什么要考北京,考上海?我就考我们学校。

现在趁年轻,你应该好好为你的将来努力啊。

谁说努力就一定要给自己压力,除了学习,我还有其他好多事要忙的。再说努力有很多种方式,不只是你说的学习一种。

这是父母和孩子不同的人生观。 

我很庆幸,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观。这个生活观和我们大部分人的截然不同,可以说不同于我们认可的主流生活观。或许很多人会因此很是看低了他,然鹅我不这样认为。

庆幸的是,我和老公都很尊重儿子,也很认同。谁说一定考上北京,上海才是人生赢家?人生幸福是考上一个学校就能决定的吗?一门心思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是唯一的努力方式吗?

孩子积极阳光健康活泼,兴趣广泛爱好广泛,交友旅游摄影运动都是他的最爱,他愿意学习生活两不误,愿意有时间出去旅游历练,而不只是学习深造。这又有什么不可以?

6.

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我们都是被成功创业挣钱所挟裹的一代人,我们是穷怕的一代人,一心努力从不停歇。也因而感受不到生活的阳光和微风,感受不到慢下来的幸福。

我们,就是那个缺失了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物质丰富了,经济好了,就让我们的孩子慢下来吧,好好感受阳光,感受花香,感受生活深处细微的风。

把生活交给孩子,把孩子交给他们自己。

让他们各自发挥,野蛮成长: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为一个能挣钱的人,或者成为一个愿意慢下来感受阳光的人。

幸福就好,不论是怎样的人。

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被逼迫跳桥(成功)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