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跳桥身亡:一个妈妈的自白

文|懒橘子

这件事对同样是妈妈的我,冲击巨大。两天过去,我才可以稍微稍微整理一下思绪。

想到他,心还是揪揪生疼。

他飞奔至大桥,他跨过大桥,他整个人扑出去——

如精灵般在车流穿梭的男孩,下一秒,这个世界没了他。

17岁男孩没了,世界依旧,依旧……好像他从来没有到来过。

1.

世上最可怕的事是命没了,舆论却在开花。

我无意表达,也说不出什么。

可是,可是,正如鲁迅所说,麻木,愚昧,无知,这是我们的国人。

因为不被理解,一个生命妄失。如今舆论又如海水,夹杂匕首,混着嗖嗖冷风,涌向另一个世界。

我是母亲,也是一名男孩的妈妈,面对如此可恶至极的舆论,我忍不住骂娘。

FUCK!FUCK!去你妈的!

2.

孩子和父母生来就不平等。

我们常说父母对子女之爱,多么多么伟大。

确乎伟大,然鹅,比起孩子之对父母,爱之深,爱之纯,爱之投入,差之千里。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整个身心,是他小小的全部世界的爱。

他的世界有几分,他的爱就有几分,他把他整个的世界奉献给爸妈。不打折扣,不留剩余。

朋友,父母,伴侣,以及操蛋的生活,这些会七搅八缠牢牢瓜分父母们身心,孩子蜗居其中,只占小小角落。无可奈何,却是事实。

3.

早些时候,看过一档娱乐节目。参加节目的是幼儿园的孩子和孩子的母亲。

母亲们和孩子被分开在两个大厅,互相打分。

妈妈们给自己的孩子分数8分,7分,6分不等。最高8分,9分几乎没有,10分更是绝迹。妈妈们互相交流是这样的论调:

我的孩子爱哭爱闹。

我的孩子挑食。

我的孩子不讲卫生。

我的孩子很缠人。

这种话作为妈妈的我们何其熟悉,因为我们就是其中之一。

再来看看孩子对妈妈的打分,都是10分。来听听孩子们怎样评价自己的妈妈:

妈妈很漂亮。

妈妈不高兴,我就伤心。

妈妈做饭很好吃。

妈妈陪我去公园,我最开心。

即便你知道自己这不好,那不对,有这些那些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在孩子心中,妈妈没有缺点,完美得无可挑剔。

这是我们的孩子。

这是我们标榜的伟大母爱。

伟大母爱充其量是世俗计较的成年人用功利之心给自己标榜出的所谓伟大罢了。

和孩子整个世界的爱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4.

父母对孩子,挟裹诸多条件。

家长按自己的意愿打造孩子,孩子表现不尽人意,不至暴打,训斥却是家常。

听听父母盛怒之下插进孩子的这些尖刀:

你个傻逼,你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

再哭我打死你!

吃我的喝我的,还敢和我顶嘴?

我他妈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养出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瞧你这怂样,你咋不去死?

这是你所谓的爱,所谓的爱你的孩子。

你给予孩子的是这样冷血这样没有一丝温情,挟裹着愤怒和仇恨,杀人不流血的尖刀。学名称作软暴力,杀伤力堪比暴力或者更甚。

5.

孩子刚刚建立看世界的触角,世界的险与恶便会慢慢呈现。

从幼儿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他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他会经历不公,经历不平等,侮辱,校园暴力,不理解,被朋友歧视,看不起,欺骗,欺诈,甚至背叛。

这和他幼儿时期所了解所熟悉的童话世界是多么不同:这个世界正一点一点向他呲开真正的獠牙。

怎么可能没有压力?在这个薄情的社会。

父母是他走向这个薄情社会的最有力支撑和最坚强后盾,是孩子孤苦无依被全世界反对和不理解时最后的避风港。

结果呢?父母不是避风港,父母成了催命符。

如果爸爸,或者妈妈,下班回家,给孩子诉说自己在单位的委屈,我们的孩子会怎样?

我们的孩子100%会站起身,义愤填膺,要去和那个欺负老爸或老妈的人理论。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不论你对或者不对,你错或者不错,总是站在你身边。 用他小小的身躯来保护你。

你说你在教育?教育?

别糟践教育了。

你自己慈爱友善正直豁达开朗聪慧严谨笃定率真有条理有目标有毅力,孩子耳濡目染又会差到哪里去?

这难道不是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

你暴戾乖张阴郁狂躁忽冷忽热,又凭空希望靠着又打又骂就可以教育出一个积极阳光的孩子。

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更可笑的是这个笑话在中国这个有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竟然有如此广阔的市场,这可真是可笑又可悲。

7.

孩子的小小内心,和被套路的大人完全不同。

记得当时,我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

一次放学,我接他回家。

一起向前走了没几步,这家伙突突突绕着跑到我前面,用自己的小胖右脚,踩上我的右脚。

然后擡头,很神气地望我,满脸傲骄。

冷不丁被他踩,差点没刹住我这个人。

心中怒哼哼,想着这要是刹不住不就撞翻了吗?这撞到地上你这小后脑勺不就开花了吗?你个家伙,专会闯祸!

当时脑子飞速运转,想了N多可能,每一种都能令人发飙。

然鹅,对于孩子,我向来是慢半拍的。(这里奉劝我的同行,所有的妈妈爸爸,对待孩子,我们要痴呆一些,反应慢一些。)

我努力急刹身,屏住不解和不满,也用眼睛回望。

他神气我亦神气,并不挪开右脚,保持原有姿势,且看他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儿子滴溜溜转了半天眼珠子,看我没什么反应,便开口问我:(他们本来也不会对抗,所以父母们根本不需要等多长时间,所以我说的慢也根本耽误不了你很长时间)

妈妈,我的脚棉不棉,软不软?

我思忖这是怎么一说呢,孩子紧接着帮我说出谜底:

老师说我的脚又棉又软。

原来玩耍时孩子不小心踩了老师,老师没有生气,反而抱住他,挠着他的头说,你这家伙,小脚好棉!

所以, 骄傲的他一心要送我这个礼物!

我很庆幸,也莫名感动。

为这个有爱的老师,也为慢半拍的自己。

不然,这份礼物,做妈妈的我是永远永远收不到的。

孩子的礼物这样特殊,这样金贵,不可复制全世界唯一,无疑是真爱本身了。

它让我知道你所想当然的孩子不可理喻,其实正是孩子最虔诚真挚的一颗心。


7.

电影《美丽人生》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在集中营,父亲为保护儿子童心,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儿子身心不受伤害。

影片最后,父亲被纳粹拿枪压着赴死。

此时此刻,儿子躲在邮筒,通过邮筒的小洞正看着自己的父亲。父亲满脸含笑,踢着夸张的正步,好让儿子相信这是他和他之间的游戏,人生依旧美丽。

下一分钟,枪响了,父亲死在纳粹枪下。

死期来临,依然含笑,为了保住孩子一份童心,这是定力,更是最深沉的爱。

我们呢,为着爱之名,插向孩子的是一把把尖刀。

我们都应该好好看看《美丽人生》,看看为人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做。

8.

一个生命,孕育于你,脱胎于你,你感受它的心跳。它擡腿,举手,伸懒腰,你第一时间接收信息,你和它息息相关。

它的小手,小脚,耳朵,鼻子,嘴巴,它细细软软的绒毛,都在你的孕育下一点一点慢慢长成。

它是上帝送给你的最好礼物。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9.

觉得你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

请我们就做一个“特别好”的妈妈吧。

在孩子孤苦无依委屈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时做他最坚强的后盾,给他理解,给他信任,给他爱。

即便你不能理解,也要誓死捍卫他说话的权利。

因为你是妈妈。是孩子心中那一整片天。

别让孩子的天塌了。

一个妈妈的自白与自勉。

与天下妈妈共勉,让我们一起学着做一个“特别好”的妈妈。学着爱我们的孩子,不带任何条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