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織金洞到天龍屯堡

     

        法國啓蒙思想家盧梭說:“假如三角形也有一個上帝,那它一定也是一個三角形。”人類也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創造了一切的宗教和信仰吧。的確,人類也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想象來解釋這個世界。與其說如來佛祖普渡衆生,不如說衆生在慾念中想擺渡自身。遊覽織金洞和遊覽其它洞穴的感覺差不多。每一處景觀的命名,幾乎都來自於特定的角度的視覺想象。這讓我想到聯想集團的一句廣告詞:“世界如果沒有了聯想,(洞穴)將會怎樣?”

     

        朋友羣中發了幾張旅遊即時圖,似乎這張得到了更多的讚賞!其實我對攝影是個外行,只不過拍攝時就憑對景物的“一見鍾情”!然而我自己再看這張照片時,似乎也有一些感觸:真實的美好難道一定要有虛幻的想象映襯,纔是一種完美嗎?


       

        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也許是最痛苦的人。有人曾經給維納斯裝上胳膊,人人都說那破壞了原本的美。我以爲破壞的也許只是一種審美習慣吧!美是有缺憾的!我覺得喜怒哀樂本是人生常態,它原本怎樣就是怎樣,塗上任何色彩也無濟於事。

     

        遊天龍屯堡時,看到一副對聯:信教信道信佛即信善,思名思利思德不思邪。覺得人類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人類有其想象,更在於人的實幹和創造!不過,也許有時這種實幹和創造,伴隨着無數的無奈和悲傷吧?六百年前從南京出發的天龍屯堡的先人們,也許更有感觸,古老的銀杏似乎替先人們在訴說着什麼……

     

        據說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軍事遺址!它最初的建造者和戍守者大多來自江寧府。但糯米加石灰並沒有加固明王朝的統治,然而,取而代之的清廷又延續了幾多年?也許人類的歷史就是自然歷史的一個鏡像吧!

     

        今年五一,我和家人遊覽周莊時,被沈廳的氣魄和氣韻震撼了!江南的底蘊似乎都被它詮釋了!然而我萬沒想到被奉爲“中華財神”的沈萬三在這萬山林立的貴州也有其“故居”!當年被朱元璋“招商引資”來到這裏,不知是個什麼樣的心理!我驚詫與“萬三豬蹄”對竹蓀蕨菜的穿越!

     

        天龍屯堡的“老孃孃”啊,你我本是同根生,奈何明月照溝渠?是歷史的長河割斷了思鄉的風箏,還是人類的爭鬥阻隔了回家的路?


       

        從入口的日月輝映,到出口的星辰微光,從織金洞到天龍屯堡,自然奇觀詮釋着人類悲歡,人類悲歡映照着自然奇觀!


       

      有時,人總喜歡將自己與自然並立甚至對立。殊不知人非草木,卻如草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春夏秋冬演繹着生命的離合悲歡。你我本是大千世界的一員,就如路邊的一株花草,也許你佔得了獲取陽光最佳的位置,但你不一定汲取到最好的土壤營養!返璞歸真,認識到這一點,也許是我此行的另一種風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