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支教的日子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

看見了圖書館支教的宣傳

在哪些宣傳的照片中我彷彿看見了支離破碎記憶中的自己

農村的生活和城市終究沒法比的

和我一起上學的

現在90%都不讀書了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

老師的能力有限都是很多人厭學的第一理由

初中就有跑出去打工的


我所在的那個高中記得升學率才40%

從來沒有出過清華,北大

可憐的我們就連對知識和愛好的渴望都顯得如此蒼白

面對城市的孩子我們有一種天然的自卑

更何談考學

中國的教育永遠都停留在有教無“育”

這是這是真正的悲哀

千年前聖賢就提出過“有教無類”

可什麼是真正的有教無類

偏遠地區的教育只是面子工程罷了

我多麼希望我是一名老師去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改變這種狀況

讓他們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在絕望中能有一點希望

大涼山孩子的生活可比我苦多了


在這裏我是幸運的

出於最初的同情和熱血

我去往了大涼山一個偏遠地區

剛到達的時候

看着那艱苦的條件

和天真無邪的面龐我不禁熱淚盈眶

那種感受只有真正來自底層的艱苦才能夠體會

好多同行的同學各種抱怨

我不知如何安慰

因爲條件優渥的他們從來不會體會到我熱淚盈眶的情緒


記得那時

我帶班上有一個貧困生,

當時那個男孩子只有十二歲,

爸爸死得早,媽媽跟別人跑了,

留下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爲命。

他每天一起牀,

就得先做農活挑水做飯,

然後急匆匆趕去學校上課,

放學後又要去放牛割草,

把家裏的事情都忙完後才能寫作業。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身體都沒有發育好,

卻要幹大人一樣的農活,

我曾經看過他割麥子的樣子,

他握着鐮刀、戴着草帽,

一低頭幾乎就看不見他的人。

烈日炎炎下,

他的動作緩慢卻堅定,

就像《孤獨的守望者》那張插畫。

這個孩子成績特別好,

當時學校有兩個數學競賽名額,

我把他報了上去,

去市裏考試需要一天。

中午吃飯的時候,

我看到他拿着兩個乾癟的饅頭就着白開水吃,

就把他帶去餐館吃飯。

我點了幾個小菜,

他卻遲遲不動筷子。

我問:“你不餓嗎,怎麼不吃呢?”

他支支吾吾地說:“我沒錢。”

我拍了一下他的頭:“和老師一起吃飯,能讓你出錢嗎?快點吃,下午好好考試。”

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

然後才狼吞虎嚥。

城市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奇又陌生的,

他興奮地望着那些高樓大廈和電子屏,

彷彿看到了新世界。

那一次他發揮得很好,

得了一等獎。

縣裏專門派人把獎狀和獎品帶到學校,

其實也不是特別大的獎品,

就是一塊電子手錶,

估計也才幾十塊錢,

但他把手錶握得緊緊的,

彷彿拿到了寶物一樣。

這個孩子沉默卻不敏感,

並不像一般貧困生那樣容易自卑,

我去他家做家訪的時候,

雖然早有耳聞他家很窮,

但親眼見到的時候還是被震驚了。

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啊?

黑黢黢的兩間房,

滿是灰塵和雜物,

唯一的電器就是一個黑白電視機,

還是搜不到信號做擺設的。


他卻很大方地給我找了個椅子,

然後從開水瓶裏給我倒了杯水,

像個大人一樣招呼我。

他奶奶拄着柺杖顫顫巍巍地出來,

說這孩子從小就懂事,腦袋也聰明,就是命不好,兩個大人都不靠譜,要我多照顧一下他。

面對老人的囑託,

我只能紅着臉點頭答應,

但我自知沒什麼能力,

我也不過是個大學生而已,

我能改變什麼呢?

我只能盡力去教他,

我經常對他說,

你想改變現在的狀況,

就要拼命讀書,

人要突破自己的逆境,

就得拼了命去努力,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

只是我比你稍微幸運那麼一點

他也確實這樣做了,

他經常去鎮裏的書店看書,

從他的村子到鎮上,

步行要一兩個小時,

他早上出門近中午才能到,

有時回來天都已經黑了,

他卻不覺得疲倦,

臉上帶着滿足的笑容。

這個孩子有兩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是有個學生被牛給頂傷了,

大概是那個學生調皮,

故意去挑釁路邊的水牛,

結果牛發狂了,用牛角頂了他,

傷得特別嚴重,胸口都出血了。

這個孩子看到後,

趕緊跑過去扯住牽牛的繩子。

把繩子繫到一棵樹上後,

把那個受傷的學生一背,

飛一樣的就往村裏醫務所跑。

結果受傷學生的家長趕過來,

二話不說就給了他一巴掌,

還大罵他:“肯定是你不好好牽牛,才把我兒子弄傷的。我兒子要是有什麼問題,要你償命。”

旁邊的小孩連忙爲他辯解,

說那牛是別人家的,

他只是幫忙救人而已。

那家長訕訕地看了他一眼,

卻沒有道歉,

扭過頭看受傷的兒子去了。

他的臉都被抽紅了,

他捂着臉走出門外,

然後蹲在地上哭起來。

農村往往是這樣,

沒爹孃的孩子活該被欺負。

但是後來再次遇到這種情況時,

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別人,

因爲善良已經刻在了他的骨子裏。

他的奶奶經常教導他,

要做一個好人,

哪怕做好事受了委屈,

也不是去當壞人的理由。

第二件事就是村子裏的大孩子要搶他手錶,

他當然不會給,

大孩子就把他圍起來打,

下手也挺沒輕重的,

他的腦袋和下巴都出血了。

有個大孩子打起興了,

拿起一塊磚頭說:

“你到底給不給,不給我砸死你。”

他把手錶護在胸前,

眼神裏滿是倔強。

那孩子說砸就砸,

磚頭砸在他胸口上,

他悶哼一聲眼淚都疼出來,

卻還是不肯求饒。

我那時趕到現場,

給了那大孩子一耳光,

吼着說:“你想做什麼,把你爸喊來。”

那大孩子還還嘴:

“你給我等着,我爸來了打死你。”

我又給了他一嘴巴,

他終於怕了,開始哇哇大哭。

結果那個家長趕過來,

因爲我是支教老師又是大學生,

村民都對我很客氣,

那家長給我賠了不是後就把孩子拎走了。

我把躺在地上的孩子扶起來,

掀開他的衣服一看,

胸前淤青了好大一塊,

我說:“下次再有這種事,你先把東西給他們好了,老師事後會給你要回來的。”

他擦擦眼淚說:“這是我最看重的東西,我不會給他們的。”

我這纔想起來,

這塊電子錶是他競賽得的獎品,

是他長這麼大第一份榮譽,

所以有着無可比擬的意義。

我支教結束離開小學的時候,

特意去書店買了幾本書,

然後送給了他。

每本書上我都寫了一些話,

我並不能給他多少物質幫助,

我只能給他一些希望和勇氣。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

可那份記憶如同一面銅鏡

沒有模糊,反而歷經時間的打磨在我的心裏越發清晰

我知道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到底都多少孩子這麼苦命

我沒有能力去幫

我儘可能的捐一些衣服送給山區

或者支付寶捐一些愛心

讓他們在絕望的時候能看到一種東西叫做希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