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相信突破極限對夢想的意義,也承認過度極端只會澆滅理想

“排練室的日夜,在爭論,在激盪。以音量去吞噬,無退路的彷徨。”

一直很喜歡五月天這句歌詞,它講出了每一個音樂夢最真實的模樣。


看完電影《爆裂鼓手》,我想到這句歌詞

雖然影片中,遠遠不止是爭論和激盪。


《爆裂鼓手》講述了一個以打鼓爲夢想的青年人內曼,在一次練習當中被髮掘進了學校頂級樂隊,之後始終活在十分極端,難以忍受的壓力當中。

老師始終以查理帕克因爲他的老師在他腦袋上砸了個鉢而奏出最NB的solo來說事兒,採用極其相似的教育方式

後來怎麼樣,難以忍受壓抑的內曼在一次表演中大膽solo,將自己是一直努力練下的真實功夫也好,是壓抑已久的釋放的能量也好,至少那一定會是一段無比impressive的獨奏。


一個並沒有多複雜的關於夢想的故事,影片中多處處理得很妙。


1.多條故事主線同時敘事,但內容只有豐富,絲毫沒有感覺爆滿

第一條,關於老師和學生的關係

一開始,弗萊徹看似會是一個幫助內曼發展的角色。接下來的情節中,他通過故意錯怪學生跑調、不斷更換覈定鼓手、對內曼多次態度轉變、對逝世學生的惋惜等等情節,不僅很清楚地展現了他的人物性格(後面會再詳細說),同時本身也構成了一個很揪心的故事。


第二條,關於內曼的生活

有溫馨的家庭,有一段很美好的感情經歷

與父親看電影,講述經歷只需一個手勢,吃爆米花將就父親的愛好

被謝爾弗開除後,父親並沒有責怪他,只是一直在關心照料。


猶豫當中還是成功約會喜歡的女孩

聊天當中發現兩人經歷有一點相似,也很投機

只是

內曼在最後舞臺上遭受到極大挫敗後,下臺擁抱父親,父親溫馨地說,回家吧。然而內曼最終還是返回舞臺。

第一次和女友妮可約會時,他在給她介紹餐廳裏的背景音樂。

和妮可分手前他說,我的心裏只有練鼓,我沒有辦法專心投入和你在一起的時光。

而後來,是他在打鼓上有了些許成就而開心時想起了聯繫妮可。

是的,最終,這些身外之物都還是比不過夢想。

他的個人生活,不論是溫暖的還是遺憾的,都襯托了他的夢想,襯托他有多執着。


最後一條,就是關於打鼓夢想的故事線,無須贅述,十分明顯,貫穿全片。


2.內曼與鼓有關的每一刻的表情都有故事,非常生動、到位。

從一開始在排練失戀古時被弗萊徹發現後有一點點緊張,有一點點期待又有一點點驚恐的表情

到第一次約會時聽到熟悉音樂的喜悅

到第一次排練時被弗萊徹誇獎後露出的笑容。

再到,緊接着弗萊徹大變臉,內曼的難過,絕望。

接着到無數次挫敗後在家裏拼命打鼓時非常到位的表情。

最後車禍發生時,他臉上很平靜,只有一種想要上臺的堅定。


3. 樂隊排練時非常緊張的鏡頭切換。

關於樂隊排練以及演出的時候飛快的蒙太奇切換,真的是十分炫酷。

絲毫不顯得多餘地表現了同樂隊的學生們在內曼辛苦奮鬥的同時的狀態

同時也推進了整首曲子的情緒。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拼接鏡頭幾乎都是某一個樂器,或某一個人,非常微小的景象。

而把他們合起來,卻顯得格外有氣勢。


4.關於血的運用

很多時候,假設影片中某一次在情緒到達至高點時運用了一種表現手法或用來襯托情緒的工具,那麼在影片其它部分一般不會再反覆用同樣的手法或工具。

這就像你第一次見到一個女孩子哭泣,會很心疼,慢慢地她總是哭總是哭,你難免會覺得她矯情。

然而將打鼓與血聯繫在一起,影片中用了4次。

然而這四次都用的非常巧。

首先第一次,內曼受到挫敗後練鼓發泄情緒,超快速打鼓打到手出血。不久後他停了下來,貼上一張創可貼繼續練,慢慢地發現創可貼無濟於事,又反覆再同樣的位置貼創可貼。

第二次,依然是經歷了很大的挫敗之後,依然是在藉助鼓發泄情緒。這一次打到手出血後,他依然不顧傷口,舉起拳頭憤然打向鼓面。很明顯,這一次的情緒就比上一次要濃很多。

第三次,是在弗萊徹的逼迫下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持續打鼓(表示沒有練過,也不知道那種動作叫什麼)。那樣極限的打鼓方式持續了數久,內曼明顯已經十分疲憊,但他依然堅持着。慢慢地,血滴開始在鼓面上四處飛濺,弗萊徹彷彿沒有看到,內曼也依然繼續堅持。傷口已經如此嚴重,內曼依然沒有放棄。這一次,觀衆的情緒再一次被推進,緊接着弗萊徹淡淡的一句“你爭回核心了”也才真的讓觀衆代入進了影片裏——這個核心到底是有多難。

第四次,也就是車禍之後。內曼的西服領子上血跡斑斑,依然還是堅定地坐在臺上。這一次的傷口和前幾次只有手部的傷口又變得不一樣了。雖說表現它執着、不言棄的工具依然是血,但到了第四次,已經明顯不是一個等級。到這裏也告訴了觀衆,內曼是如何在被逼迫中一步一步突破自己的極限的,雖然這種方式真的有點太殘忍了。


5. 也是我最想分析的一點,弗萊徹多次讓觀看者對他態度轉變。

一開始弗萊徹出現的時候,他很酷地在讓內曼打鼓展示自己,稱自己在招募樂手。然後很酷地離開,也沒有對他做什麼評價。

沒錯,說實話,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很酷,而且還覺得他應該是個很善良的老師,他能夠發覺到非常有潛力的學生,鼓勵他們展示自己。

接下來第一次的排練鏡頭中,我對他的印象沒有發生太大的轉變,只覺得他嚴厲得讓我出乎意料。

包括在內曼第一次進入樂隊排練之前,弗萊徹和內曼的交談,也有種“你就是我選定的人,你沒問題,我會一直支持你”那種感覺。

直到他故意錯怪學生跑調的時候,我才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奇怪。

接着,內曼在有一段音樂中打鼓打得很不錯,弗萊徹也是可勁兒誇他。這時候我就產生了他對內曼很友好的“錯覺”。

緊接着,弗萊徹再次大變臉,僅僅因爲一小節的節拍問題,他開始對內曼扔椅子,甚至通過扇耳光來讓內曼掌握節奏。打完還問他難受不,還要逼迫他把自己很難受的情緒大聲地喊出來。

瞬間讓我覺得,這人真的是太極端了,還暴力,明顯不是個好搞的角色。

包括到總是逼迫兩位與內曼爭核心的鼓手,康納利和坦納,以及內曼,逼迫他們打出自己最快的速度,不斷要求更快更快,從排練時間開始一直到凌晨兩點。

以正常人的體力,怎麼可能?簡直比體罰都要可怕。


後來肖恩的去世,看得出是讓弗萊徹十分痛心的一件事情。

我從前也遇到過類似的老師,初期嚴得讓學生不斷想起義,慢慢地,纔會發現他的嚴厲成就了你,然後,他也會把你當做一個非常非常出色的學生來看待,你們互相欣賞。

我以爲弗萊徹或許就是這樣一個形象。

然而,不斷換核心,跟耍人玩似的,又是讓人很不解。

包括內曼車禍後上臺,他的冷酷還是沒有減少一絲一毫。


到了後面學生家長找內曼請求他幫忙起訴弗萊徹的時候,稱肖恩跟了弗萊徹後焦慮、抑鬱,再次證實了弗萊徹的“人設崩塌”。

然而他辭職後在一個小舞臺上靜靜談着鋼琴,耐心地坐下來與內曼聊着自己的苦衷,還傾情邀請他參加自己接下來的演出,又讓我對於他的人設徘徊不定了。

雖然在談話中有一句話已經把內曼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確:“會不會有一個界限,如果逼迫得太嚴,查理帕克就會打退堂鼓?”

然而緊接着弗萊徹又說,不,查理帕克是不會被discourage的。這樣說來,他只是致力於發現和發展這樣一個鬥志滿滿的學生罷了。

就連最後一場舞臺戲都是這樣。

從“你當我是傻子嗎?我知道就是你乾的”和“你果然沒這天分”

到最後走到內曼跟前,指揮起他的大膽solo

到底他最後怎麼樣了呢?他到底是一個很善良地想要幫助學生成就自己的好老師呢,還是他自己妄想通過突破極限來教育學生,最後只會逼得他們絕望、抑鬱?




而內曼是否成功,影片最後也沒有給出答案,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回味一下,內曼是否成功或許也關係到弗萊徹最終的人設。

那麼最終怎麼樣了呢?

弗萊徹的教育方式成功了嗎?

內曼的夢想,又怎麼樣了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