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我沒有在吹AI,我談的是“AI+”

北京時間5月15日,商湯科技2019年人工智能峯會在北京舉行。這家自成立以來就備受矚目的公司在大會上一口氣發佈了11款產品,涵蓋了智慧城市、智能教育、智慧醫療、新零售等諸多場景,“AI+”正是這場峯會的主題。

自2018年開始,人工智能與產業的結合就已經是熱門話題了,2019年這一話題的熱度只會更甚。但就像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所說:從去年到今年,話題雖然熱度不減,可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落地的東西沒幾個。於是,這場峯會上,商湯帶着“雷”和“雨”來了。

“AI+”裏有什麼?

“智慧城市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人和城市之間要有互動。”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在主題演講《改變生活的AI》如是說。

如果說“雷聲大,雨點小”的“AI+”產業,智慧城市絕對算一個。

據德勤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已啓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達1000多個,其中一半(500個試點城市)在中國,也就是說,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的智慧城市數量是世界第一的。

如果不是這些赤裸裸的數據,可能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原來中國有這麼多智慧城市,但是問題也就來了:很多人並沒有感覺到智慧城市到底哪裏智慧了。

“端邊雲”一體化方案

對於商湯來說,今年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全場景落地的一年。

在智慧城市領域,商湯科技推出了“端邊雲”一體化方案,其中包括四款產品,包括:

  • 智能城市能力開放平臺“方舟2.0”

  • 邊緣AI能力中心:SenseNubula

  • 人臉識別產品:SensePass

  • 端邊雲能力整合平臺:SenseStudio

詳細來說,“方舟2.0”繼承了高精算法集、城市場景算法倉、多維融合分析引擎,在1.0的基礎上性能更優;SenseNubula能夠即插即用,快速搭建智能分析系統;SensePass工業級可視人臉識別門禁機,支持2萬離線人臉庫及0.3秒快速識別;而SenseStudio包含了多種開箱即用行業解決方案,方便開發者使用。

據瞭解,商湯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已經覆蓋了31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座城市,接入了100000路攝像頭。

教育+醫療+零售+AR

“AI不會替代人類,但會使用AI的人類會替代不會使用AI的人類。”徐立這句話一出怕是又扎到了不少人的心。

商湯科技在去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基礎教材《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教材》,今年又推出了基本初中教材,據說,小學教材也已經“在路上”了。

商湯的這一系列行動的目的很明顯:培養AI人才。

去年開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培養被提升爲國家級戰略,作爲國內人工智能的一隻“獨角獸”,創始人還是大學教授,商湯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決心可以說是十分堅定了。

今天,商湯科技通過推出AI入門基礎教材、SenseStudy AI實驗平臺、SenseRover系列小車以及多種人工智能基礎教育產品構建完整的人工智能基礎教育生態。

此外,商湯科技還在醫療、零售、AR三大領域分別發佈了產品與解決方案。

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可以說是商湯科技的“野心”之作。大部分智慧醫療領域的產品還大多停留在醫療影像識別的階段,協助醫生找出人眼不易發現的病變位置,輔助醫生進行判斷。

在商湯看來,這樣的輔助手段仍然不夠直觀,於是商湯推出了可以3D建模的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通過高併發三維渲染,能夠讓醫生在PC端、Pad端均可以看到經過高精度處理的醫療3D模型,協助醫生制定手術計劃。

而SenseGo智慧零售平臺,可以幫助商家做到線下的千人千面,利用攝像頭感知,識別出用戶,再通過前置AI算法,抽取關鍵信息進行理解,平臺會根據關鍵信息分析得到用戶的詳細報表,最後零售人員可以根據這些報表對用戶進行精準推薦。

最後的SenseAR 2.0平臺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了娛樂領域,它支持SenseAR Glasses,據介紹,這是首個跨不同設備的AR平臺,能夠賦能眼鏡終端和開發者,具備場景感知、AI識別與跟蹤和AI交互等方面的能力。

與SenseAR Glasses一起發佈的AR雲則打通了雲與端的限制,能夠完成空間內的多人共享, 虛擬信息持久化,從而打造一個AR世界,雖然現場是通過遊戲來演示的,但是商湯表示未來該平臺會與業內OEM廠商、開發者工具供應商共同爲開發者賦能,打造AR生態。

我沒有吹AI,我談的是“AI+”

湯曉鷗教授仍然沒有按照套路出牌,在發佈會的最後環節,他吃完午飯回到了峯會現場。

被稱爲“AI界郭德綱”的湯曉鷗老師總能在演講中帶來無數歡笑,這次當然也不例外。不過段子歸段子,湯曉鷗教授的這句話還是很認真的:

我沒有吹AI,幾年前我就說過AI有些過熱了,我講的是“AI+”。

2016年人們把AI捧到了風口浪尖,2017年人們意識到AI有些過熱,2018年人們開始在意AI的商業化落地,到了2019年,人們更加關注AI可以給傳統企業帶來些什麼。

在今天的演講中,湯曉鷗教授也談到了AI賦能百業的話題。

吃喝玩樂,這是現代人生活少不了的東西,將AI賦能在用戶的衣食住行上,同樣也是商湯科技的戰略。但是,底層基礎的薄弱仍然導致了“AI賦能百業”在短期內仍然無法實現。

仍然以智慧城市爲例。

不少企業與地方政府一起將智慧城市項目提上了日程,上線了不少看似“智慧”的惠民項目,然而在風風火火上線之後,這些項目或是由於缺少專人維護而形同虛設,或是乾脆就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市民沒有體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缺少參與感與獲得感,甚至連反饋意見都沒有相關的渠道,這樣的“AI+”項目必然是不會成功的。

加強AI教育,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爲了打通大衆對AI的認知。不僅僅是在校的學生,普通的大衆更應該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瞭解,大部分羣衆擁有了AI的認知基礎之後,相關的產品和方案纔會逐漸被接受,AI+產業的基礎纔會更加牢靠。

徐立在演講中引用了一句話:

當某種基礎產品的價格大幅下跌時,整個世界都可能發生變化。

百年前的電力如此,如今的AI更是如此。

imag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