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在中國裁員是因爲無法完成本土化嗎?

請添加鏈接描述5月7日,對於甲骨文中國區的員工來說是影響最深刻的一天,儘管公司的一切任務照舊,但依舊避免不了公司的一紙裁員通知,其實甲骨文在中國區大裁員並不單是爲發展雲計算讓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連雲計算的研發部也遭遇了裁員。儘管甲骨文的調整是全球性的,但在其它地區的幅度和力度遠沒有在中國大。這後面隱藏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呢?
去年,甲骨文CEO拉里·埃裏森(Larry Ellison)受訪時稱美國“民主資本主義制度”能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勝,不能“讓中國培養出比我們更多的工程師”,“我們不希望看到自己成了第二名。”老闆如此“愛國”,竟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本次大裁中國區也是不足爲奇了。
回顧以往,在中國發展遇阻的外企大多都患有“外企綜合徵”,對中國不輕易放權,不願意投放核心技術,還不願意本土化。換言之,又想賺中國人的錢又放不下身段之嫌。怎知如此高傲不會被中國市場淘汰?
不止甲骨文在中國窘迫,亞馬遜也宣佈計劃於今年七月份完全撤掉中國區的電商業務。2016年8月1日,Uber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2014年3月,微軟關閉MSN軟件,儘管在世界門戶網站佔有超高市場份額卻難敵QQ等中國本土門戶。2012年4月,易趣被eBay剝離,告別市場。在2003年被eBay收購前,易趣一度佔據中國電子交易市場90%份額,但兩年後電商龍頭就變成了淘寶。
外企在中國市場如何入鄉隨俗?比利時的Odoo就做到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爲全球性知名的開源ERP廠商,浪潮與Odoo合作推出的一款面向成長型企業的開源雲ERP產品浪潮PS Cloud,這款ERP產品包括標準雲SaaS應用、開源PaaS開發平臺和行業雲解決方案,擁有50+標準業務應用、800+業務模塊、12000+業務插件,支持多終端、多組織、多幣種、多語言、多時區和快速交付,實現線上線下業務數據無縫貫通,爲成長型企業提供一體化管理平臺。浪潮PS Cloud一直依靠“以用戶爲核心”的理念,着力構建平臺生態體系,建立共贏生態。
結合中國企業的應用需求和先進理念,浪潮PSCloud還賦能華富洋供應鏈、東潤儀表、四川新希望等成長型企業。依靠開源的理念以及平臺生態體系等創新優勢,浪潮PS Cloud榮獲“2018中國最具創新力SaaS產品獎”、“2018年度最佳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多個獎項,同時還入選工信部2018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受到了用戶和行業的一致認可。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孤島終將被遺忘。適者生存,不進則退。然而甲骨文在雲計算浪潮之中也沒能跟上快速變化的市場趨勢,使得其的整體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或許只有做出業務重心調整和人員結構調整,纔有機會博取一條扭轉困境的出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