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甲骨文裁員的原因有哪些?

近期各大企業裁員事件不斷,但本次甲骨文裁員卻引發外界一片唏噓,被認爲是甲骨文爲錯過時代大潮埋單。甲骨文本次裁員首批就裁去就約900餘人,佔CDC約1600的大半。第二批裁員或將在7月進行,深圳、南京、蘇州、上海等地的CDC員工或面臨一對一面談。世界百強企業、第二大獨立軟件公司是怎麼淪落到岌岌可危裁員自救的地步的?
我認爲有以下原因:無法適應市場的流轉而被迫轉型,同時再加上人才外流,更是雪上加霜。2016年兩位甲骨文中國區高管加入阿里雲,包括原甲骨文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喻思成,原甲骨文產品戰略部高級總監劉鬆。在甲骨文工作了24年的老員工、甲骨文雲部門副總裁阿密特·澤弗瑞(Amit Zavery)緊隨庫裏安,在3月離職,就任谷歌雲工程副總裁,領導Apigee團隊。
2018年第四季度,以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股票聞名的“股神”沃倫·巴菲特清倉了其持有的21億美元的甲骨文股票。
以上種種,皆出於對甲骨文的雲轉型喪失了信心。
但此時的甲骨文轉型爲時已晚,雲市場中也難翻身
甲骨文的產品以“嚴謹、安全、高速、穩定”在行業內著稱,但甲骨文的企業文化應把“高速”換成“佛系”,被人們視爲硅谷的“養老公司”。雲計算興起,甲骨文不爲所動,曾明確表示要晚些加入雲,沒料想後患無窮。曾經的業界主宰者如今變得窘迫又被動。市場調研機構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8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 2018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超40億美金,其中IaaS市場增速再創新高,同比增長88.4%,PaaS市場增速更是高達124.3%。另一份報告則提到,在2018年,中國SaaS市場增速是傳統應用軟件市場的8倍。
近幾年甲骨文也並非“不思進取”,曾兩次試圖通過收購彌補雲計算的短板。再回到甲骨文中國區大裁員事件本身,原因又不單是爲發展雲計算讓位。因爲連雲計算的研發部也遭遇了裁員。儘管甲骨文的調整是全球性的,但在其它地區的幅度和力度遠沒有在中國大。這又是爲何?
甲骨文CEO拉里·埃裏森(Larry Ellison)去年受訪時宣揚中國威脅論,稱美國“民主資本主義制度”能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勝,不能“讓中國培養出比我們更多的工程師”,“我們不希望看到自己成了第二名。”老闆如此“愛國”,本次大裁中國區也是情理之中了。
回顧以往,在中國發展遇阻的外企大多都患有“外企綜合徵”,對中國不輕易放權,不願意投放核心技術,還不願意本土化。換言之,有想賺中國人的錢又放不下身段之嫌。怎知如此高傲不會被中國市場淘汰?請添加鏈接描述
而與之相反的是,作爲全球第一的開源雲ERP廠商比利時Odoo爲了儘早發掘中國雲市場這塊蛋糕,早在去年的時候就與浪潮攜手研發了國內首款開源雲ERP——PS Cloud,這款開源雲ERP以助力企業成長爲使命,爲成長型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和一體化開發平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