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之遊戲力的魔力—樊登書友嘉賓凌藝天老師專訪

曾有段時間,我能隱約感覺到和六歲的兒子之間的距離開始漸行漸遠。 我無視他的情緒表達,我甚至會衝孩子吼叫。當然,他也不再對我敞開心扉訴說祕密,即便有時候我問到他在幼兒園的生活時也愛理不理。但摸着良心說,那並非出自我的本意。我承認自己的失敗,在孩子的世界裏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我,在終日面對自己兩個熊孩子的時候,卻是如此的無力。

怎麼辦? 我看着自己無計可施,山窮水盡。我多想重新和孩子建立聯接,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然後不斷地陷入“無力感”的深淵。我讀遍了樊登讀書裏面的育兒書籍,還研讀了科恩老師的《遊戲力》。我喜歡遊戲力,就像書中所講的一樣:遊戲力,隨時隨地釋放孩子們天性中的合作與勇氣;幫助我們做快樂的父母,用歡樂和笑聲,重新填滿孩子的“愛之杯”。

天時,地利,人和, 宇宙的力量真是太奇妙了。也許是一直心心念念,藝天老師—作爲 《遊戲力》 作者科恩博士最早親授的一批遊戲力講師,過去三年一直跟隨科恩老師的足跡一路踐行,爲身邊的父母傳播遊戲力。一位在遊戲力和兒童遊戲治療方面頗有造詣的講師與踐行者。就這樣,因爲各種人際遇合出現在我的生命中。 我們一個在南一個在北,素未謀面甚至來不及更深入地彼此交談和了解,我居然就單刀直入:藝天老師,我想邀請你來我們讀書羣爲我們的書友家長們做一次遊戲力的分享。 現在想來,當時這個請求得有多冒昧和魯莽。

感恩藝天老師,在聽完我的邀請理由後,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而這一場乾貨滿滿的分享,我相信足以爲當下千千萬萬的父母打光。

在整理老師的分享精華之前,我分享一個小插曲,這也是爲什麼我極希望有專業人士來喚醒當下父母們的遊戲力意識的一個導火索。

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樊登讀書上線《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的時候,我家正在上演這樣的畫面: 兩歲的弟弟正一屁股坐在爸爸的身上,嘴裏大聲嚷嚷着“騎馬”, 隨即哥哥也飛快地跑過來,命令爸爸趴在地上。頭上頂着兩匹“小馬”,趴着前進的爸爸, 表情一臉的無奈苦逼,迫不及待的要趕快結束這場“無聊”的遊戲,全然不顧兄弟倆在他背上樂開了懷。

顯然,遊戲對於成人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似乎早已失去了遊戲的能力。孩子和我們,即使在同一個屋檐下,卻無異於來自兩個不同星球的物種。孩子不能理解我們成人的世界爲何只有忙不完的工作,爲何一整天表情嚴肅毫無活力。 當然,我們也覺得孩子們熱衷的事物或者他們提出的問題太過於幼稚,無聊。 孩子們旺盛的生命力和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在我們成人眼裏很容易演變爲“無理取鬧”。

接下來,我希望能把藝天老師的乾貨分享一一整理呈現給你們——所有希望蓄滿孩子“愛之杯”的爲人父母們。

乾貨分享一: 我們爲什麼要和孩子游戲?

很多父母感到養育孩子的過程充滿了疲憊和痛苦。有這種體驗的,那一定是我們的養育方式出了問題,說明我們還不夠了解孩子成長的原理。而遊戲能幫助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用輕鬆的養育態度培養出有勇氣,內心充滿力量且會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孩子,同時也提供了一種獨特方式更好地幫助我們照見自己,看見孩子。

乾貨分享二: 中國父母和孩子游戲的現狀是怎樣的?

央視少兒頻道曾經做過“你會不會和孩子玩”的調查採訪。 將近7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玩,也不知道如何加入孩子的遊戲,20%的父母則表示在孩子的遊戲中會有爭執,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乾貨分享三: 爲什麼和孩子游戲,對於成人的我們那麼難?

一方面,我們自身工作和來自孩子學習、作業輔導的種種壓力,使得我們充滿了焦慮,很難回到孩子天真無邪的玩耍狀態了; 另一方面,受到我們的文化以及成長經歷限制,父母很多時候是不苟言笑的。尤其在家庭中,我們很多的父親因爲肩負起各種重擔和使命,就更不可能願意放下身段來陪孩子玩了。

乾貨分享四: 爲什麼遊戲對於孩子那麼重要?

科恩博士說過一句話: “孩子將遊戲定義爲自己與朋友一起做的任何事情”。而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遊戲就是他們選擇去做的任何事情。語言到不了的地方,遊戲可以。所以孩子玩遊戲就像要吃飯睡覺那樣的自然。玩,就是他們天生的一種學習方式。

乾貨分享五: 遊戲,能爲孩子提供怎樣的成長價值?

第一個成長價值:遊戲,能促進腦發育。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發出笑聲的時候,腦部會分泌出來大量的化學物質。當孩子在笑聲當中,其實就是爲他提供大量的大腦正常健康發育所必須一些物質,我們將這種物質稱之爲“快樂的果汁”。

第二個成長價值:遊戲,是社會化的學習。可以把它理解成爲社交能力以及技能的發展。孩子在四歲的左右將會進入社交敏感期,探索角度從物體空間,聲音轉換爲對人的關注,以及對關係的關注。在與同伴的遊戲過程中,他們會產生規則,物權,矛盾等情緒事件的體驗,這就是孩子學習社交能力的開始。他們在遊戲中瞭解不同人的性格特點與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成長價值: 遊戲,可以蓄滿情緒和能量空杯。把負面情緒和壓力通過遊戲釋放出去。 比如孩子第一次分離焦慮,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或者換到新的環境,帶養人突然更換等等;不僅如此,遊戲還可以療愈創傷,比如孩子怕狗、害怕老師,害怕黑,都可以通過有目的的遊戲來治癒。

第四個成長價值: 遊戲,可以促進與親密感。幫助父母和孩子重建聯接,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而聯接就是孩子們安全感的源泉,比如提供關懷,支持,擁抱,接觸,安全,依戀都是聯接的正確表達方式,這一點對0-3歲的孩子尤其重要。聯結是養育的基礎,聯結斷裂是養育挑戰的開始。

乾貨分享六: 哪些屬於和孩子的聯結呢?

鎮定與放鬆: 和孩子在一起時,面部表情要放鬆,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

身體的接觸: 每天撫摸,擁抱,親吻孩子,這是一種溫度的傳遞。

共情: 當孩子面臨一些挑戰性行爲時,給予必要的語言安撫和傾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接納。

遊戲:和孩子隨心所欲玩起來,讓孩子輕鬆自然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情緒。

乾貨分享七:和孩子進入遊戲的5個步驟

第一:調頻。 坐在地板上,和孩子同時準備好玩遊戲,目光平視,和孩子保持同一個高度。

第二步:裝傻。 配合孩子,用一些誇張搞怪的語言、動作和表情配合孩子的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掌控力的。

第三步:只說:好啊。讓孩子在遊戲中做主,孩子更自信。父母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跟隨到孩子的節奏去玩就可以了,遊戲的規則,臺詞和方式都應該由孩子來決定。讓孩子在遊戲的世界裏盡情地做他自己,釋放情緒與能量,蓄滿空杯,會讓孩子獲得很多的勇氣和力量。

第四步:向孩子學習。記住孩子是遊戲的專家。你只需要提供環境和土壤,他們就會展示出智慧和與衆不同的能力。

第五步:儘量讓孩子贏。 父母儘量在遊戲中示弱,讓孩子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贏的快感。(依據孩子的性格來把握讓孩子輸贏的度), 同時讓孩子對輸贏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要去和孩子共成長,不僅在於學習育兒的知識,還在於,去裝滿我們自己的生命之杯。當我們覺得內心豐盛和富足,就不再會焦灼,而是會對我們的孩子成長充滿感激和欣賞。

對於孩子來說,遊戲就是一切,就是生活!

還等什麼?燃燒你的卡路里,激活你的遊戲力吧。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