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它太殘酷,我拿什麼與之對抗?

昨天是5.20,一位朋友給我發來私信:貝貝,感恩有你!聽完《心的重建》,哭得稀里嘩啦…

我鼻子一酸, 我想大概是那本書不經意間觸動了她,讓她又想起了昨日的傷痛。明明以爲很多往事早就隨着時間的流逝煙消雲散,遺忘在風裏,可爲什麼卻又因爲某一個契機重現在腦海裏。我忍不住想說:記憶,真特麼的殘酷。然後,想狠狠抽她兩耳光。

我說記憶太殘酷,還真不是因爲我們偏偏記住了下意識想要遺忘的東西。還有更要命的,那就是,我們本應該記住的東西,偏偏遺忘得那麼快。比如我們從小到大學過的知識,那些曾經爲了奮戰高考而夜以繼日埋頭苦讀的文章,知識點,做過的各種題型,你能確保自己沒有統統打包交還給老師嗎?想到這裏,我就很心痛。在那段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里,我交付了時間,交付了專注力給到學習,卻未能給自己交付一個滿意的答案,甚至我居然不曾反思過關於自己學習低效的問題根源,反正身邊人都一樣,並不覺得這樣有何不妥,好像記不記住它們對我的人生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在混沌中前行,這是人性的悲哀。

這個有點扯遠了。說近一點的,看完一本書馬上就忘,剛學到的一個知識點,輪到自己複述時卻理不清頭緒。還有,甚至上一分鐘抄寫過的句子再去回憶就模糊了,我一向把以上種種症狀歸結爲“產後健忘症”,病入膏肓,無藥可治。我幾乎就要將自己記性不好,學不好東西認定爲是我的人生宿命;與此同時,我又去學習《刻意練習》,大概是潛意識裏有一種聲音在提醒我不能那麼輕易放棄自己,只是這個聲音太過於微弱。在自我質疑中前行,這是人性的通病。

接觸到核聚老師的考霸訓練營後,隨着課程內容的層層遞進, 我看到伴隨自己多年“你記性不好”的虛假信念在慢慢動搖。


記憶的殘酷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艾賓浩斯遺忘規律中提到:你學完一個知識,馬上回憶可以記得100%;20分鐘後,就只剩下58.2%; 1小時之後剩下44.2%;8-9小時之後剩下35.8%; 1天后剩下33.7%;2天后剩下27.8%;6天后剩下25.4%;1個月後剩下21.1%,從這個數據可見:遺忘是非常殘酷的。

爲了親自驗證一下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我拿自己做了一個測試:專門打印了核聚老師的23篇英語文章,計劃每天背誦+默寫一篇文章, 四天前,我開始實施這個計劃,第一天,朗讀,抄寫、背誦、默寫第一篇,大概20分鐘完成,很滿意;20分鐘後,就真的只記得一半內容了。第二天,再回憶前一天的內容,一片模糊,所以必須重新朗讀背誦,再繼續第二篇文章;第三天,能夠回憶起第一篇文章,但第二篇文章很模糊,又得重新回爐再往下走;第四天,同樣需要重新回爐前三篇否則真的讀了上句忘下句。

在覈聚老師甩出很多高手乃至名人的成功案例以及我自身關於遺忘規律的驗證後,我終於接納並臣服了一個客觀存在並且對世界上99.9%的人都普遍適用的事實: 記憶的殘酷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顯然, “記憶的殘酷性”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不爭事實,你不禁會好奇:那些高手是怎麼誕生的?難道他們智商比我們普通人高,還是另有其因。


高效能學習者掌握的祕密究竟是什麼?

這一定是你我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也是驅使我參加核聚老師考霸訓練營的最直接動力。

誰不想成爲高效能學習者? 誰不想實現從普通人到高手的逆襲呢?可這個祕密又是什麼呢?

核聚老師提到了一個概念:核心算法

核心算法的三個要素:學會一個東西;知道自己是如何學會的;別再忘了。做到以上三點,就可以從A點直接到B點。這個道理很簡單,乍一看起來還很笨,地球人都能理解。如果我們早一點知道這個道理且知行合一的話,估計都早就成爲某個領域的高手了(哈哈)。 ;知道自己是如何學會的;別再忘了。做到以上三點,就可以從A點直接到B點。這個道理很簡單,乍一看起來還很笨,地球人都能理解。如果我們早一點知道這個道理且知行合一的話,估計都早就成爲某個領域的高手了(哈哈)。

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守拙”無一不是運用這些笨辦法。

爲了幫助自己內化,我把老師的核心算法做了一個補充,變成核心算法六步法:

1. 學了一個東西

2. 忘記了

3. 知道自己是如何忘記的

4. 學會一個東西

5. 知道自己是如何學會的

6. 別再忘了。

回想我過去堪稱失敗的學習經歷,通常都是停留在第二步,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爲了今後不再重蹈覆轍,現在,我從第三步開始進行自我梳理。

第三步:要知道自己是如何忘記的:客觀上,當然首先歸功於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主觀上,我們經常是囫圇吞棗,貪多嚼不爛,一知半解,自然也不可能記住,內化成我們的記憶的一部分。

第四步: 學會一個東西

無論學什麼,必須一步一個腳印,100%的掌握,不允許模糊。

這裏,又學到一個重要的概念“費曼超級閱讀法”:“你從頭讀,儘量往下讀,直到你一竅不通時再從頭開始,這樣堅持往下讀,直到你完全讀懂爲止。”---理查德. 費曼。只要是適合自己的level, 就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層層遞進,層層深入。

第五步: 知道自己是如何學會的知識是高度壓縮的。我們一定要記住,爲什麼花那麼大力氣掌握一個點是值得的。因爲那個點它不是一個點它是成千上萬個,你以後會成千上萬次遇到它。

第六步:別再忘了。

巴菲特曾經提到自己的投資法則:

Rule  1: Never lose money.

Rule 2: Never forget Rule number 1. (第一條,不要虧錢;第二條,記住第一條,永遠不要虧錢。)

運用到學習上也是如此:

Rule 1: Never lose the knowledge Rule  2: Never forget Rule number 1. (第一條:不要忘記知識;第二條:不要忘記第一條).

別再忘了的捷徑只有一條,那就是隨時隨地,高頻回顧。如果真的想記住什麼,確保在一天之內完成。如果完不成,必須在24小時以內複習。要百分百紮紮實實的掌握所學,又要極速推進,那麼必然導向的操作就是隨時隨地複習。就像建高樓一樣,一磚一瓦都要夯實。緩慢的精細加工,纔是高效能的必經之路。


如何可持續的實現學習躍遷

1. 鞏固所學,永遠最重要(100%的人受不了的學習的慢,恰巧就是高效能學習的的祕訣,看似進度慢,但實際上正確率明顯提升,理解力明顯增強,信心大增)

2. 必須100%的掌握一個知識點,徹底掌握一道題目,一個知識點,不只是一個知識點,而是成千上萬個,因爲你會成千上萬次的遇到。必須步步爲營,牢牢把握住自己把握住的任何東西,並不斷擴大範圍。

3. 不斷拓展新的領域,實現躍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