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大叔的培訓私房課

假如能夠回到你的童年時期,在沒有任何外在壓力的情況下,你最喜歡的2-3種學習方法會是什麼?

這是上週一個朋友問我的問題。他家的孩子今年四歲半,幾乎每一天他都可以在身上發現重大的變化:會說某個詞了、跟媽媽討價還價了、主動讓爸爸休息了...爲什麼孩子學習能力這麼強,而他現在幾乎不會學習,更不要說去讀本書,上堂課了,每天工作那麼累,刷刷微信就已經很動腦筋了。

我從2009年開始進入體驗式培訓行業。當時“拓展訓練”這個詞在國內還挺新鮮,我在擁有這個詞的商標權的那家公司待了5年時間,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培訓班中,就是在去培訓班的路上,雖然辛苦,但每次發現參訓學員結束後露出的由衷的微笑,對你說,謝謝你!可能每個培訓師都抵制不了這樣的誘惑,尤其是連續幾年給一家客戶培訓,會見到相同的學員,那種親切,培訓師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變化,他們也可以從培訓師身上看到變化,好像互相見證着成長。這可能也是爲什麼這個行業會有很多的老培一直在堅守,即便這個行業“錢途”真不怎麼樣。

拓展訓練的重要的載體之一就是項目,”項目“這個詞不是我們常規理解中的工程上的項目,而是由英文programe翻譯過來的。拓展訓練是舶來品,在歐洲它們稱這個載體叫做programe,中文就翻譯稱”項目“。你也可以把它們當成遊戲,game,但是program比game多了一點東西,到底多了什麼呢?

我去年在公衆號上面寫了20個項目的介紹,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類別。在寫這個過程中我就開始慢慢領悟爲什麼拓展訓練裏面的這些項目能夠吸引人,甚至讓人產生一些行爲上的改變,從而實現培訓的效果。最終我發現,項目具備遊戲的一切特點,甚至很多項目就是從遊戲演化而來。玩遊戲有可能是刻在人類基因裏面的一個程序,大部分人在玩遊戲的人都能夠樂此不疲。我想起我朋友家的那個小朋友,他的學習方式可能就是通過玩遊戲,幼兒園裏面的老師用各種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回家,父母用類似於講故事、過家家的方式教育孩子。

那爲什麼我們現在失去了遊戲的興趣了呢?或者說,爲什麼現在的大部分學習都是反人性的:逼着你看書、做題、考試,刷視頻等等,學習應該是最具有人性的,而且應該是快樂的。所以依託着遊戲的拓展訓練自然成爲團隊學習的一個好的選擇。

但是,項目不僅僅是遊戲,我稱之爲遊戲化。簡-麥格尼格爾在她的著作《遊戲改變世界》中說:玩遊戲,就是自願嘗試克服種種不必要的障礙。但是在克服完障礙之後還有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纔是能夠幫助人開始學習,這些東西是遊戲的結束,學習的開始,也是拓展訓練一直在挖掘的地方。

中國本土的拓展訓練發展到現在接近25年,積累了很多的案例,但是在理論研究上一直沒有很好的突破。我在試圖尋找國外的經驗的時候,找到了兩個老師:英國的柯林-比爾德所著的《體驗式學習的力量》以及加拿大的體驗式培訓供應商鷹飛(Eagle's Flight)公司。從他們身上我得到了很多具有啓示意義的東西。

在接下來的6月24日,我想用60分鐘的時間在微信羣裏跟大家分享遊戲化在體驗式培訓中的運用,然後再用30分鐘時間和大家互動聊天。

時間:2019年6月24日 20:00-21:30

形式:微信羣分享

加入方式

加體驗PIE微信號

1、轉發這篇推送到朋友圈,截屏發給我;

或者

2、付款19.9元,直接入羣

(請大叔喝一杯咖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