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無常,把握住能把握的點滴

生活中,很多人感到焦慮。

焦慮的本質是什麼? 核聚老師是這麼解釋的: 就是急切地想得到某種抽象而難於得到的東西而不可得,在這個狀態下焦慮就產生了。根源是社會文化造就的貪婪(心理歧變)。

比如高中時代,你想要考一個好大學,這個東西確實好,但是它成功地把一個人引入了一個很抽象的東西,可是你手上做的,這些具體的東西,知識本身思維本身卻忽略掉了,又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所以焦慮就來了。

應對急躁,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就是把握住你能把握的點滴。這句話不但適用於學習,而且適應於人生各個方面。你緊張或焦慮的時候,去做一些可控的事情,別想那些你現有能力範圍不可控的東西。這是很多人沒有想通的一個問題。事實上,這個道理古人早就講清楚了。比如荀子的《強國》篇: 能積微者,速成。這句話任何人讀起來都會很震撼。因爲它的反面是什麼呢? 不能積微者,不成,反面是一個人生的深淵。正面則是很多人沒有正視過的人生的過程。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你能積累微小的東西,有效地積累起來,就能夠速成,這個對焦慮的人尤其重要。治理國家如此,治理自己的人生也應該如此。在學業上也一樣,明確直觀,可檢測的,能積微者,速成,能做的事就去做好每一個點滴。但是問題在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想入非非,想多了,就焦慮了。

《論語。子路》也寫道“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無慾速,欲速則不達。講的是荀子的反面:能積微者速成,能積微者那就只能一點一滴地,一步一步地紮紮實實地去做。論語就是告訴我們凡是你快的話就方寸大亂。無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相對而言,什麼是小利。那學習而言,小利就是你得了多少分,得了多少排名,你整天琢磨這個事,大事不成。什麼是大事?學習學會是大事,你這分怎麼拿到的,那題目怎麼會的,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一個知識從陌生到熟悉,到熟練,到通透,到融會貫通這是大事。你要真的把握住這個了,那後面的分數成績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而不限於任何學科任何技能。但是你整天盯着那個小利,看着排名啊分數啊不能拿到證啊等等,反而你忽略了人生大事,掌握學習的方法,學習的套路。究竟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終極學習的方法,這個終極學習方法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具體的操作是什麼等等,這個是大事。你只要掌握了這套東西,那你可以在各種學習的場景中反反覆覆去運用,提升自己的能力,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一個一個的技能,技能綜合集成起來你就可以造你的東西,創造你的人生價值。

老子《道德經 第六十三章》 裏面講“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前面的原理是一個方向性的指導就是所有人都想做難做的事情,但是你要從最簡單處入手,最容易處入手。巴菲特就是個典型,他說“我從不試圖跨越7英尺的柵欄,我總是選擇1英尺的跨過去,實際上是一個一個的臺階走過去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管理那麼多家公司,那多難,但是他一步一步從簡單處,從容易處入手,一步一步做,有效積累把那個很難的事情辦成了。爲大於其細是方法性的指導,中間是原理,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因爲任何困難和複雜的事情都是由簡單的,容易的,細小的東西構成的。如果你不屑於做細小的事情,那大事不成啊。《道德經》還強調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終不爲大,他不總是去想着做大事,所以能成就大事,他們幹什麼整天,做容易的事情,細小的事情就像史蒂芬金一樣,記者問他:你寫作有什麼祕訣嗎?有啊,就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啊。一個字一個字的寫誰都能做到,一流的作家也只能這麼做,纔有大作的問世,很多人都是想入非非,不屑於幹,最後一事無成。看這種很荒唐的原理,簡直是荒唐到廢話的程度了,但是這些極其有用,它能避免我們胡思亂想,幻想,想入非非。比如我們用20分鐘解一道題看起來很慢,但不斷這麼去做,慢慢地知識就會在大腦中融會貫通,解題思路越來越熟練,技巧越來越熟練,把握能力越來越強。如果你不這麼做,總是想去把握住那些很難把握的東西,就是一次次挫敗,習得性無助,還思維混亂,這是截然不同的兩條人生路線。把握住能夠把握的點滴,它是一個能力逐漸穩步增強的一個過程。

世事無常,把握能把握的點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