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牛人:黃文泰(中)

06

最成功的一件事


翅膀哥:“在目前的人生裏,您做過最成功,最值得載入史冊的一件事是什麼?”

黃老師並沒有絲毫猶豫:“二十五年前,我用鑄鐵粉做成了鑄鐵,當時在中國我是第一人。這個想法確確實實地改變了鑄造行業,將原材料的成本硬生生地降低了500元/噸。”

當時就在他提出這種劃時代想法的時候,卻遭受到周圍同行一致的質疑,就連他的指導老師都覺得完全不可能實現。

質疑的原因是:要是能實現,其他人早就做了。

當然這樣無憑無據的質疑並沒能說服黃老師,他堅信用鑄鐵粉做成鑄鐵,在邏輯上是絕對可行的,因此他馬上開始動手試驗自己的想法。

不出大家所料,試驗出來的成品全都是次品,無一例外。但這樣的打擊並沒有讓黃老師停止嘗試,他覺得必須通過化驗,檢測出其中的成分,到底爲什麼會全部出現次品。

但化驗費需要800元,當時94年的800元可是一筆巨大的費用。黃老師一定要把問題解決、一定把事情做成的決心,使他義無反顧。化驗結果一看,新的鑄造方法造成鑄鐵中成分發生了相當大的改變。

鐵粉中的石墨和硅在加工、搬運、燃燒的過程中,使得碳硅元素揮發,造成鑄鐵產品的硬度過高。

找到原因之後,就去尋找增加碳硅含量的配方。再次試驗的時候,成分果然和理想狀態的一樣,硬度也調試得剛剛好。

而且爲了量產,老師不惜血本,得到了一臺德國原裝的碳硅測定儀,38000元!用來專門控制碳硅的成分。從此技術好、質量高成了黃老師產品的代名詞。

這就是黃老師成功的祕密——通過正確的邏輯思考,對權威的質疑,不惜代價投入成本試驗產品。

他說:“大家都認爲不能做的事,纔要去做。”

這讓我想到小米公司的創始人雷軍說的一句話: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其實是錯的成本並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


07

最欣賞的企業家


翅膀哥:“您最欣賞,最佩服的企業家是誰?他身上什麼樣的品質最吸引您?”

黃老師:“稻盛和夫。他的書我讀過很多遍,是我最欣賞的企業家,沒有之一。從京瓷公司到日本通信,再到日航,最後把家產全部捐出去,皈依佛門。他所作的一切都不是爲了自己的享受,而是爲國家、爲社會創造價值。”

稻盛和夫認爲,樹人才是他的主業,而賺錢只是副產品,隨之而來的。

對於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年輕人,黃老師也從稻盛和夫的經歷中告訴我:“要選擇做困難的事情,纔有意義,才有價值。”

做很容易的事情是在浪費青春。因爲其他人能做到的,他們可能做得比你更你好,所以你就沒必要再浪費這個時間。

也許你可能會擔心:遇到困難,很難解決怎麼辦?

黃老師說:“只要你每天都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時你的手被劃了一道,流出來的血都是在思考的。”

上山很困難,但每走一步都在往上走。

下山很容易,但每走一步都在走下坡。

就像北大畢業的人有幾個敢去賣豬肉的?人家敢賣,就賣上市了。

成功的路上從來都不擁擠。迎着困難上,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

就像聖經裏說:“你們要走窄門。因爲引導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的人也少。”

黃老師給創業者又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建議:找到資源和優勢。

資源,可以是家族親戚資源、資金的資源、自身人脈資源。有一位文科教師出來創業,也相當成功,正是因爲他的學生資源非常廣,爲他的創業奠定了基礎。

優勢,是你過人的地方。專業的優勢,項目的優勢,個人能力的優勢。如果實在找不到你的優勢,那麼臉皮厚也是一種可以鍛鍊的優勢。就像一個男人站在一羣老太婆的中間跳着廣場舞,只要你覺得你也行,這就是你的優勢。

這就是長板理論,在商業中不要總想着彌補你的短處,而是不斷延長你的長處和優勢,這樣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08

虛擬與現實


翅膀哥:近年來現在實體企業萎靡不振,虛擬經濟卻不斷增長,互聯網企業層出不窮。而且年輕人蔘與實體制造的人數是越來越少,但對於實體制造的困境,您是怎麼認爲的?

黃老師似乎並不擔心:就像前面我們說到的哲學思想,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首先從表面上看,做互聯網的人雖然很多,但是“死掉”的人更多,只是不了了之地消失了而已。

其次,做實體確實很困難,但越困難的事情越要做。如果沒有實體,互聯網拿什麼來支撐?5G技術如果沒有芯片,沒有基站,就沒有任何意義。

互聯網也是建立在實體上,製造業是基礎,只要你做出特色來,做出差異化,你的實體就不會差。

用不着隨大流,看到別人做淘寶,做微商能賺錢就眼紅,而是專注與你能提供什麼價值。只關注錢的人,失敗的機率更大。

翅膀哥:以您企業家的視角來看,剛踏入社會,剛進入企業工作,還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在職場上需要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或者品質?如果給他們提供三個方面的建議的話,會是什麼呢?

黃老師思考了一番:

第一點,剛進公司勤快是最基本,任勞任怨的同時,還需要主動承擔責任。不論是新人還是老幹部,只要做錯了事,都應當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而不是找藉口推脫。

第二點,就是要終身學習,終身成長。學習並不是大學畢業後就放棄的,每時每刻都要學習、充電。就像我的老婆在下了班之後,還報名了廚師班學做料理,不僅熟練掌握了一門抓得住男人的心的技巧,而且還豐富了業餘生活,真是一舉兩得。

第三點,要少求名利,不要太專注名利。剛開始即使工資低一些,如果能夠有個人成長的空間,或者是有足夠的業餘時間讓自己不斷學習精進,也是不錯的選擇。


09

大學生活該如何度過


翅膀哥:我們的身邊常常遇到許多沒上過大學,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成爲非常有錢的老闆。反而有些人即使上過大學,卻生活得差強人意。您覺得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難道接受高等教育真的變得無關緊要了嗎?

黃老師:“只要還沒有蓋棺,就不能定論。”這是黃老師最經常說的一句話。

從同一時期的人來看,不會讀書的人,思維是不嚴謹的,邏輯是有缺陷的。會讀書的人在邏輯思考的理解力、領悟力上有很好的天賦。要不然爲什麼同樣的課本,同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差距那麼大?

雖然不會讀書但是成功的人,就像前面我們說的,一定是在他身上擁有某種特殊的優勢和資源,再加上很好的機遇,三者相互重疊,就有可能成功。

但這畢竟是少數,開始可能很成功,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長遠來看,會讀書的人成功的概率會更高。

翅膀哥:那麼對於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說,大學生活應該如何度過才最有意義呢?

黃老師:在大學裏面應多交朋友,培養情商。讀書雖然是主業,但不能爲了讀書而讀書。大學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與同學建立深厚的友誼,進入社會後,有團隊精神纔會有更好的發展。

在同一個班級裏,比較活躍的人往往在工作後過得比較好,死讀書的人過得就不怎麼樣。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容易人格分裂、孤獨、抑鬱,即使分數再高,生活也會變得很艱難。

要多和同學一起出去玩,人格健全了,就能發展得更全面。

翅膀哥:那麼在一段友誼,或者在一段業務關係中,您最看重的是什麼?

黃老師非常肯定地說:互利!

我能爲你創造價值,你也要能尊重我。友誼關係也好、業務關係也好,這樣互利的關係是最好的狀態。

互利才能共贏。

一方不斷地提出無禮要求,一方無休止漲價,都是不行的。我之前有一個客戶,就是想盡辦法壓榨我,我賺錢了,他們就心裏不舒服。這樣的業務是根本持續不下去的。

友情也是一樣的。老是想着從對方那裏得到什麼,對方有權利有資源就巴結,退居二線之後就置之不理,真是不行。


未完,仍待續......



作者:翅膀哥。最愛談判的採購商,日本優質文化傳播者,中日友誼的橋樑。爲你提供外貿諮詢代理,中日英翻譯服務。微信公衆號:凌空展翼。個人微信號:翅膀哥(wings071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