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歷史的發動機,永不止步

本文首發優享。

許多年以前,我曾經因爲要完成一篇工作論文的任務,想要查找一篇外國論文的核心內容。

那時,因爲是壓下來的一項額外任務,周圍的領導同事,都認爲只需要敷衍敷衍,完成任務就行了。

有志於成爲工匠的我,那時也同樣這樣認爲。

剛好我在工作中瞭解到國外同行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研究,就想直接借鑑一下他們的經驗,應付任務,隨便寫寫就了事。

那時,我對其中的一篇簡單介紹的硬核文特別感興趣,想要查找更多的核心內容。

但是翻完所有我能找到的平臺,都找不到。

最後我想通過一位朋友,查詢一下具體內容。

但是,這位朋友這時就顧左右而言他,委婉地拒絕了。

你知道我當時什麼感覺嗎?

你跟我講普世價值的時候那麼嗨,你想撩妹的時候那麼嗨,你滿嘴跑火車時那麼嗨……

但當我只是想找些你們創造的基本理論作借鑑時,就嘴上拉鍊,喔喔喔哈哈哈了。

技術封鎖。

本來以爲離我挺遠的,因爲我的工作領域是接地氣的人文不是科學技術。

但這一次,我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技術封鎖,而且,真的蠻全面的。

這一次爆出來的任正非的極限生存理論,我認爲,他不悲壯,只是早些認清現實而已。

帝國主義向來亡我之心不死。

回頭說說我的論文。

我那時候氣得,這一下子,牛脾氣上來了。

你不給我是吧,那我就真做點什麼出來給你看看!

我一個部門的樣本量,抵得上你幾個州的量;

我工作一年遇上的問題類型,抵得過你們十年的積累;

我的國內同事夥伴以及前輩,也有不少經驗教訓可總結借鑑;

我們是摸着石頭過河,可我們也有膽去試、有經驗就總結、有教訓就吸取。

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不是隻有你們才能做得出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度很大的工作後,我認真地做出自己的論文。

剛送上去的時候有些忐忑,因爲那時候,許多東西,看上去就像遙遠的幻想一樣。

但是我拿那麼一句話安慰自己:理論家只負責理論部分,一百年後就有人去實現了。

現在,不需要管那麼多。

沒想到,最後論文獲獎了,還是國家級別的。

接下來,就是爲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了。

摸着石頭過河,從我做起。

這個過程很艱苦,我親眼看見了大家的勇氣和毅力。

但歷史的發動機已經開始工作,它不會再停下來怠工了的。

你封掉的,是你落後的技術,不是我前進的腳步;

你以爲你封掉了我的腳步,卻不知道你的封鎖,讓我起了做發動機的心,驅動了歷史的車輪,開創了新的時代。

最後,瘋的是你不是我。

我在發奮,而你已是發瘋。

瘋狂纔是墜滅的開端。

回到優享的這次徵文活動:“打破封鎖、逆風起飛”——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打破封鎖並不是那麼難的事,只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已。

現在,我們基本都實現了倉稟實,不再需要餓着肚子搞科研,就沒道理比我們的前輩做得差。

對企業來說,填飽肚子活下去是第一要務,而後再來談普惠世界,就不會淪爲一場空談。

好好地夯實基礎,牢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努力地招納科研人才、培養研究型人才、鼓勵工匠型人才向科研方向複合,好好地用自身鐵打的核心競爭力,紮紮實實地活下去——這樣才能打開歷史的發動機,驅動歷史的大車輪,碾壓一切險阻。

直至水陸空三棲,不止於揚帆起航。

此時,誰還能對我技術封鎖?

不存在的!

我反封你還差不多!

到那時就不需要辯論賽了,只要兩個字:

削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