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從一座圍城走進另一座圍城的過程

初高中的時候不懂爲什麼那些作家說人生就是由一座又一座圍城所構成,上了大學才漸漸明白“陷入困境、解決問題“再到”陷入困境、解決問題“乃是人生的常態,九年義務教育時我們忙升學、忙考試,上了大學後我們忙實習、忙找工作......人生的玩法就是必須要一路打怪獸升級,雖然到最後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成爲贏家,笑傲生活,得到想要的東西。

明明才實習十多天可我已經有了一點厭倦,因爲工作內容十分枯燥無聊,我似乎已經能一眼望穿爲期3個月的實習期的工作狀態:學不到東西,沒有活力,一步步等着被資本榨乾,當然這也是我在寫字樓裏第一次見同事們時對他們的印象。

剛開始找實習的時候我很焦慮,因爲班上很多同學都去了不錯的實習單位,比如人民網、網易、騰訊......短期內巨大的實習壓力讓我走到了感冒發燒的地步,上一次吃藥還是在小學,距離現在已經十多年了,也是這一次找實習的經歷讓我知道了電視劇裏的心病可不是說着好玩的,都是真的,經常會覺得心裏有塊石頭壓着,說徹夜難眠都不爲過。

記得剛任職的第一天坐在旁邊的小姐姐就對我說“這個實習生的工作很無聊的,上一個實習生只幹了一個月就走了”,當時我想枯燥無聊對我的性格來說不算大問題,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好,因爲我實習的目的就是學東西,讓自己儘早融入社會,只要是一個好的平臺,我不在乎是否提供食宿,也可以不要工資。

但是我發現我想的太簡單了,企業招人和員工求職一樣都會包裝自己,特別是包裝招聘崗位,一個特別機械的工作都能把它說得高大上,可能底層員工的工作都是這樣,沒什麼技術含量,單純的就是拼勞動力、靠磨時間。我必須想辦法在實習期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爲以我目前的工作內容根本就不可能對所在行業形成了解,我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信息,然後對這個行業有自己的判斷。

有同事剛剛搞定落戶的事情,這幾天在關注剛開的樓盤,打算買房,是一個剛工作兩年的男同事,首付幾十萬,家裏沒有點底子是支撐不了的。我在落戶買房上面一直以來都挺關注,因爲我出身在一個小城市,而隨着城市化的發展,超級大都市的興起是一種趨勢,這意味着以後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的涌進一、二線或者是省會城市,小地方的人口會不斷減少,如當下日本。如果以後要結婚生子就必須要考慮孩子的起點問題,以及作爲父母能夠爲其創造的物質條件。家庭條件不好的話,買房貸款幾十年就相當於把自己綁在了房子上,毫無自由可言。

現在回頭想一想,大學期間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努力去尋找和自己價值觀相似的人,說白了,就是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找一個畢業後可以去同一座城市共同發展,而三觀又相合的男朋友。工作後,交際圈子會比大學期間小很多,能成爲朋友的也就越來越少了。如果沒有緣分,遲遲未能相遇,面對獨自打拼的生活我相信我也能撐得過去,只是會無聊很多。如此一看,近幾年相親軟件的興起還是很有道理。

如果呆了一個月我學到的東西還是很少,我可能會盡快找另一家公司然後辭職,我挺想感受下創業公司的工作氛圍,雖然創業公司的體制還沒有健全,但是會比大公司有活力。我一直想做一個關於本省創業公司的統計,然後挨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公司,但因爲信息量過於龐大而沒有執行,在大二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了搜索思維,並從中受益良多。

每天工資的一半要用來消費,實習期間不僅存不了錢而且還要倒貼。在同事的閒談中瞭解到正式員工的工資,我算了下,除去每個月的開支後離買房真的是遙遙無期,成年人的生活哪有容易二字。

這個週末竟然睡到了八點半,大概是因爲心累。工作後隨着各種壓力的到來就沒有多少時間、精力思考人生了,在這段時間裏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喜歡什麼,雖然年輕人試錯成本低,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成本太重要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