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那些生离死别教会我的事

读《我们仨》时,看到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说“让阿圆回去”,看到钱先生对杨先生说“绛,好好里(好生过)”,看到杨绛先生说“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生不响地忽然走了。他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眼泪止不住流了一片又一片。

那时候杨绛先生还在世,我总是不止一次地想,她现在过的好吗?所以去找了和杨绛先生有关的视频和文字来看,或者说,我在内心默认为杨绛先生是悲痛欲绝的,甚至我想,即使看到衰颓败落的杨先生,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杨先生终究是杨先生,镜头里的她,衣着朴素,逻辑清晰,声音干净,而她的眼睛,像孩子一样透亮。甚至她还经常笑,如初春的暖阳,是淡淡的明媚舒朗。

只有偶尔,能看到她流泪的样子,那是钱锺书的外文笔记全部出版完成后,打电话给商务印书馆的人时,声音哽咽,网上传出来的照片也是喜极而泣,笑泪交加的样子。

她说,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所以这近二十年的日子里,她让自己投入到一个要全身心忙碌的工作中,为了完成钱锺书的心愿,也为了多给求学和研究的人多留下一些财富。

写《我们仨》最初是钱媛的想法,只不过还没来得写便离世,杨绛先生说“我们仨失散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所以有了我们看到的《我们仨》。

从杨绛先生这里我知道,死亡并不可怕,比死亡更难的是活着,好好活着。

这让我想到前一阵子唐家三少的妻子过世的消息,在最低谷时候遇到的相知相爱相伴十余年的人,如今因为病痛离去,留下两个幼小的孩子,对于当事人来说,确实是生不如死。

可是啊,就像唐家三少以他和太太为原型的小说《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那样,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据说小说原来叫《为了你我愿意放弃整个世界》,后来发现热爱比放弃更难,活着比死亡更不容易,尤其是妻子离开人世后。

对唐家三少来说,死亡当然能很快解脱,可是,两个幼小的孩子怎么办?已故太太会希望他离开吗?

我想不会的,她一定很想自己的丈夫好好活下去,把属于她的那份精彩也活回来。

太太离世后,留下了一个现场,对他们这个小家来说,唐家三少是最应该尽责也只有他能尽责的人了。

人们常说远距离的情感不可靠,可有一种距离,叫做生死之隔,为什么有的人在这样的距离下还能情深不寿呢?

我想,一定是因为感情足够深,深到即使对方不在了,也知道怎么能把他的那份精彩活回来,深到即使对方不在了,但是这世上的每一丝空气里都还有对方的气息。即使身体离去,灵魂也在对方心里活成了不朽。

所以,这些生离死别教会我的事,应该是珍惜和接受吧。人还在的时候好好珍惜,如果有一天人不在了,也坦然的接受,虽然很不容易,虽然很可能会消沉好长一段时间,可是啊,还是要振作起来,看离去的人没看过的风景,做离去的人没做的事,做你想让离去的人看到的事,努力把自己活成最好的样子,让他不必烦忧,让他不必挂念。

如果难忘,便一直记在心里吧。想必离去的人也很乐意在你的心里永垂不朽。

2018.10.2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