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讀書分享186——社羣如何獲得發展?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小羣效應》,作者是徐志斌。本書主要講述了社羣紅利和驅動模式。我將分享其中的連接者和你能爲我解決什麼根本性問題這兩個部分的內容。

一、連接者

1、找到能變現的連接者

連接者對於變現非常重要,對於好友推薦的服飾,有 47%的人表示會認真考慮, 43. 3%的人表示會在購買前參考其他用戶評論,如果有好友幫助決策,則考慮購買的比例會增至 88%。

來自好友和“相似”人羣的信息,對購買決策影響巨大。

2、用戶願意分享的趨勢

⑴用戶更願意分享資訊,而不是商品信息。

⑵用戶分享的商品信息數量不足資訊的 1/ 10,甚至更少。

⑶商品信息產生轉化作用的時長遠超資訊,且被分享次數越多,長尾效應越強。

⑷用戶吝於分享商品,但受朋友發佈的推薦信息影響非常大。尤其是越貴重的商品,人們詢問、參考朋友建議的比例越高。

3、社羣成員角色

社羣的第一種劃分方法: 普通人 、連接者 、局部意見領袖和全局意見領袖

⑴連接者

“連接者”,顧名思義,是指能將信息分享出去的社羣成員。他們串聯起不同的社羣和人羣,是推動信息在無數封閉“小羣”中擴散的關鍵人物,也是幫助信息二次乃至無數次傳播的關鍵人物,信息經由“連接者”到達一個新人羣。大羣效應考驗的“信息傳播擴散方式”,有賴於連接者來破解。

社交網絡中有一個常被提及的專業術語:傳播層級。假設 A用戶發出信息後,被他的好友 B看到,這是第一層社交擴散傳播; B再將信息轉發、分享出去,這就是第二層社交擴散傳播;依此類推, B的好友 C再做一次擴散,就是第三層擴散……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層好友可能並不相識,如 C不認識 A,後續的 D也不認識 B和 A等。

傳播層級有時也會被稱爲“度”,不管是“度”還是“層”,都是病毒擴散的結果,每一次傳播都意味着新的人羣被吸引進來,意味着覆蓋了更加廣泛的用戶。

⑵發現自己的連接者

第一步,建立一個員工小組

在微信和微博上找到真實用戶(或目標用戶),這個數量通常在 500~ 5 000,將他們一一添加爲好友。

第二步,閱讀目標用戶近半年以來的朋友圈或微博信息,將細節記錄到一張工作表格中,需要留意的細節包括:

①他/她關注了哪些賬號和 KOL,又被哪些人所關注?在朋友圈和微博中經常討論什麼話題?曾經分享了什麼鏈接?這些鏈接來自哪些內容賬號或 APP、企業?

鏈接和其他發佈的信息所顯示出的語言風格是什麼樣的?信息屬於什麼類型?標題是什麼?經常在什麼時間段發佈信息?

②他/她還參與過什麼線上或線下活動?活動是由哪家企業舉辦的?通常一些成功的活動結束後,企業都會發布稿件以宣傳這次活動。

定向搜索這家企業發佈的新聞稿,看看這家企業出於什麼原因舉辦這次活動,是如何策劃和思考的,以及效果如何。瞭解這家企業處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前後是否還舉辦過其他活動等。

第三步,這些信息會告訴我們當下目標用戶期待什麼類型和主題的活動,他們又云集在哪些賬號或 APP周圍,以及採用什麼樣的風格表達自己的訴求等。

利用這些信息可以製作成一張工作表格,包括連接者人羣、 KOL、目標合作 APP或企業、用戶活躍時段、興趣喜好、語言風格、閱讀習慣,及不同行業的活動/傳播資料庫等。

第四步,人工分析會強化團隊對這些關鍵信息的掌握,形成不一樣的理解深度。這項工作十分瑣碎,如果輔助使用大數據,能幫助企業更加了解目標用戶人羣。

過去大家總習慣性地認爲,珠寶行業的“連接者”是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在用上述方法對用戶進行觀察分析後發現,原來扮演關鍵連接者角色的是那些喜歡茶藝的人。

喝茶時手腕和頸部佩戴的珠寶首飾,是這個人羣經常交流的話題之一,他們將信息引入了一個個談話時的小圈子。當結論揭曉時,真是讓人意外不已。

二、你能爲我解決什麼根本性問題?

1、人們爲什麼加入社羣?

在康盛的數據就傳遞了一個信息:人們組建的大部分社羣,都是被浪費的、迅速消亡的。

社羣的第一種分法:根據組建目的,社羣分爲事件驅動型社羣和關係驅動型社羣。

事件驅動不如關係驅動。事件驅動是指人們爲了完成某件事情而共同協作,我們手機上大量沉默的參加會議、發起活動時組建的羣,出去旅遊的討論羣,與客戶圍繞某次合作組建的工作羣顯然屬於此列。

關係驅動是指人們因爲各種社交關係而聚集在一起,如親朋好友羣、同行交流羣、同事們組建的工作羣等。

社羣能否吸引用戶?主要是由建羣的目的決定的。

2、用戶加入社羣的六個驅動模式

(1)問答求助。當用戶有疑問或需要幫助時,如果知道某個羣體能回答,就會毫不猶豫地加入進去。

(2)炫耀。與發微博、朋友圈的炫耀行爲很類似,只是用戶在同類和懂行的人面前炫耀會更有成就感。

(3)尋找共鳴。用戶表達某件事情是爲了得到別人的肯定,尋找共鳴、抱團取暖。尋找共鳴是常見的情感需求,用戶願意通過互動,甚至爭吵來表達自己的訴求等。

(4)分享知識和資訊。分享知識、幫助他人等利他行爲也是常見的驅動力,或許是爲了積累人氣和影響力、獲得榮譽。

(5)管理和儲備潛在關係、維繫關係等。用戶通常會爲了進入某個羣體或結識某些特定用戶而加入一些社羣或社交圈等。

(6)共同認可的長期目標和價值觀。優秀社羣多能形成統一且有影響力的文化,成員有共同認可的長期目標和價值觀,並能傳播擴散至社羣以外,影響更多的人。

3、你解決了什麼根本性問題,可以讓用戶主動加入?

好社羣的出發點:工具性、病毒性和長連接

⑴工具性

“工具性”是用戶加入社羣和產生轉化的基礎,人們爲什麼要加入並留存在一個社羣中?這是社羣賴以建立的關鍵,也是構成社羣模型的起點。

只有在回答完“工具性”的問題之後,“病毒性”和“長連接”纔會開始發揮作用。“病毒性”正是業界最爲期待的病毒式擴散、海量爆發。“長連接”則是指用戶的長期黏着、留存,乃至變現。

①解決了什麼根本性問題,以至於讓用戶第一眼看到你時就加入?(工具性)

②如何不僅讓用戶加入,還能促使用戶將自己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都拉進來?(病毒性)

③如何吸引用戶及其好友今天用、明天用、後天用,甚至每天用?或者今天買、明天買、後天買,甚至每天買?(長連接)

⑵讓用戶一瞥就願意加入

要想讓用戶分享,首先要問兩個很小的問題:

①(用戶)爲什麼要點擊這條信息?(工具性)

②(用戶)爲什麼要分享這條信息?(病毒性)

答案也簡單明瞭,用戶大多會因爲“共鳴、好奇、想學”而點擊一條信息,會因爲“想要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想要維繫和某個人羣之間的關係,想要表達某種訴求”而主動分享、擴散某條信息。

除了讓用戶一瞥之間就願意加入社羣,“工具性”用法至少還將在三個層面發揮作用,分別是:

①外部性。幫助社羣建立巨大、潛在的用戶池,源源不斷地吸引新成員加入。

②過濾器。將新加入的用戶迅速引導至屬於他/她的“三近一反”的小圈子中去,以提升活躍度。

③望遠鏡。用以觀察社交網絡或大型社羣的變遷,從而尋找到新的獲取紅利的切入點。

4、瀏覽型和互動型社羣

社區/社羣用戶最基礎的動作是閱讀(看)和發表(寫),以及互動(點贊、社交),這幾乎佔了整個社區/社羣功能的 90%以上。

社羣根據用戶核心動作的不同分爲瀏覽型和互動型。

⑴瀏覽型社羣依賴大量優質內容,只需要極少部分核心用戶貢獻內容,絕大部分用戶瀏覽消費即可,在瀏覽型社區中,用戶評論和互動行爲都非常稀少。

⑵互動型社羣通常爲社交型,高度依賴成員之間的互動、討論、交流等,對內容的依賴非常少。

瀏覽型和互動型社羣典型的區別是,互動型社羣中幾乎都是在瀏覽型社羣中無法存活的劣質和無意義的內容。

在陌生人之間,尤其是通過搜索獲得的用戶進行破冰,最好的方式就用運用情感關注點,如聲討負心男、討論婆媳那點事、與老公之間的感情,以及社會熱點等。

在社羣產品中,用戶一旦開始“寫”點什麼、做點什麼,其長期留存和活躍度會更好。

5、社羣發展趨勢

每隔三年,社交網絡就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用戶行爲習慣和與之對應的新發展浪潮。

第一個階段最簡單,社交網絡的快速崛起令涌入的海量用戶極度飢渴,這時的問題是:信息、服務稀缺。率先開通賬號、發佈內容、提供服務的企業就是贏家,不斷增長的新用戶會幫助企業奠定優勢——先發紅利。

當社交網絡進入第二個階段時,“工具性”問題變成了:當社交網絡進入豐饒世界,什麼都不缺乏時,需要幫助用戶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在信息、內容足夠充分的第二個大週期中,人們更加歡迎新玩法,如輕遊戲、輕應用、不一樣的圖片玩法、內容玩法等,來幫助用戶塑造他們想要塑造的形象、維繫與其他好友的關係,以及表達各種訴求等。出現最多引爆案例的三個領域分別是圖片類工具、社交遊戲和短視頻。

2015年以後,人們顯然對快速且粗糙的應用和內容開始厭倦,對更加優質的服務和內容的需求更加強烈。費用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在第三個階段,問題變成了:我馬上就要最好的服務,你能提供給我嗎?其中蘊含了個性化、速度和優質的服務等需求。在這個大背景下,內容付費、社交電商、社羣經濟、網紅經濟等纔此起彼伏,成爲 2016年以後的市場亮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