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跨不跨?(05)

不知從什麼時候流行起了跨界風,最爲我們熟知的應該是《跨界歌王》了吧,節目中各路明星都來唱歌。還有流行的斜槓青年,人們不再滿足於做中規中矩的上班族,而是追求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那麼,我們應不應該跨界,或者說跨界後能不能做的很好?這應該從哪些方面考慮呢?

首先從如何成爲某一領域的高手說起。任何的高手都有高於常人的能力,任何的能力都能分成:

知識:我們知道和理解的東西,廣度和深度是評價標準。

技能:我們能操作和完成的技術,熟練程度是評價標準。

才幹:我們無意識使用的技能、品質和特質。有強烈的個人特色,無評價標準。

這是能力的三個核心要素。三核中,知識最容易習得。在今天的信息時代,互聯網上的知識豐富且廉價,搜索技術也改變了我們知識存儲的方式,只要記得關鍵詞,就能搜索到海量信息。但是,我們也面臨着太多全新的問題,知識更新的太快,以至於無法知道哪些是被驗證過的,哪些是扯淡。這就需要我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年代,知識的差距轉向了能力的較量——搜索能力、好奇心、獨立思考能力——誰能在同樣的知識海洋中學得更快、更多、更精準,誰就容易獲勝。

這就到了能力的第二層——技能。技能與知識的最大差別是,技能是以熟練不熟練爲判斷的,它沒有知識那種知道或不知道瞬間的快感。大部分職業技能都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專業技能組成。你完全可以把以前學到的技能遷移到新的工作裏使用,再加上新學習的技能,工作就能迅速上手。這項技術就是:技能遷移。

技能遷移是職業規劃中一項重要的技術:如何把從上一份工作中學習到的能力,無損地轉換到下一份工作裏去。這意味着當你做好了某一項工作,你就可以在你現在的工作和你理想的工作之間找到鏈接,然後把很多技能遷移過去——就像出國前你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一樣方便,就像你可以把一部AVI格式的片子轉換成RMVB格式的,但內容一樣精彩。這也意味着,以前一維到頭的工作觀可以改變——只要你懂得技能遷移,就可以從一個貌似完全沒有關係的領域,一步步遷移到自己喜歡的目標職業。

而當一門技能被反覆操練,就會進一步內化,成爲才幹。正如你現在打字不需要看鍵盤,正如你說話張嘴就來不用考慮發音,正如你騎單車不用想着保持平衡,這些技能都因爲反覆修煉,成爲你不知不覺的才幹。而才幹一旦學會,就可以很迅速地遷移到其他技能領域中去。到了才幹這個層面,職業之間的界限完全被打破。不僅是職業的界限,工作中培養的才幹會蔓延到你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你不想使用都不行。高手就是這樣煉成的。

說了這麼多,什麼時候該跨界呢?當下即道場,把經歷煉成才幹,我們再華麗的跨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