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是全部的成本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今日感悟:

貨幣成本並不是全部成本

做決定的時候,我們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錢。比如,我們去淘舊貨,買便宜的東西,貨幣成本就比較低,但貨幣成本只是全部成本的一部分。雖然錢少付了一些,但我們卻付出了更多的時間,買到假貨劣貨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這些都是淘舊貨的成本。所有這些成本加起來,纔是淘舊貨的總成本。又比如,我們住的地方離市中心的公司遠一點,房租會低一點,但我們同時又付出了更多的時間,這得算到成本里;我們在7–11便利店買東西,貨幣成本更高,但在那裏買東西,能省很多時間,也避免了不少麻煩,這時總成本可能是更低的;我們付錢在喜馬拉雅或者得道里訂一個專欄,貨幣成本當然更高,但是比起那些免費的學習資源來說,我們獲取有價值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得多,這時候總的成本反而是下降的。

馬雲說:“免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

朋友圈裏常常有人爲了得到一個免費的、200ML的小水杯,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打擾微信朋友點贊,即使花費在其中的時間成本都夠買幾個小水杯了。“免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這句話最初是馬雲在《贏在中國》節目的一句頗哲理的點評,意在指當時免費,但是之後你會爲這個免費買單,有時這個代價是高昂的。我曾經也犯過這種傻事,爲了某本書的電子檔,花了兩天,找遍了全網能下載的全部鏈接。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看似靠譜的,下載後打開一看,懵了,字跡模糊不清不說,還漏了好多頁……如果我直接買一本正品書,用黃金圈法則快速閱讀,兩天時間能看好多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