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文|念伊伊

近段時間,我居然把路遙寫的厚厚三本《平凡的世界》一口氣看完了。這書寫得很好,應該說是我看過寫農村題材最好的一部名著,特贊。

本書主要講了普通農民孫玉厚一家四兄妹之間,關於親情、友情、愛情及事業等等,各自拼搏及成長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60年代初由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爲伊始,普通的農村家庭糧食短缺,書中的男主孫少平,在求學期間一直窮得吃不飽飯。

當時農村大多數家庭都有相同情況,大家都吃不飽飯,日子過得極其清苦。

直到70年代末農村地區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後,極大的帶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孫家的大兒子少安爲首的普通農民,在經過自己的勤勞拼搏,日子才慢慢過得紅火起來。

路遙文筆樸實無華,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曲折動人,特別有代入感;加上時代背景的鋪墊,整套書的格局宏大悠遠,歷史的厚重感在其筆下徐徐呈現出來,令人讀後回味無窮。

讀完這本佳作後,我從書中品味出幾點,值得我們不斷的思考:

1.當婚姻中面對一地雞毛時,我們能從一而終嗎?

2.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這樣才能獲得幸福嗎?

3.什麼樣的生活纔是我們心靈所追求的幸福呢?


1.當婚姻生活面對一地雞毛時,我們還能從一而終嗎?

孫蘭花是讓人憐憫的女人。

她沒有讀過書,長大後便在家任勞任怨的參加勞作。她的整個世界就是出生的小山村,即沒有見過任何世面,也沒有一丁點文化,思想是閉塞而貧乏的,像衆多農婦一樣的認識淺薄而不自知,感情卻純樸而厚重。

當“二流子”王滿銀對她偶爾示好,她枯寂的感情開始萌芽了,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嫁給了好吃懶且一窮二白的王滿銀。

從此蘭花便活在了地獄裏。

她勞作的更辛苦,即要照顧做不了農活的丈夫,還要獨自撫養年幼的一雙兒女。王滿銀從來不會承擔撫養兒女的職責,還時常出遠門不回家,甚至還把外面的女人帶回家。

蘭花再痛苦也不捨得離婚。

嫁雞隨雞的傳統觀念,禁錮了她的思想,註定了她悲催的人生。

當婚姻生活面對一地雞毛時,毫無希望的時候,我們還能從一而終,獨自承擔起生活的擔子嗎?

年少時,我們可以爲了愛情而奮不顧一切,這樣纔不枉此生。但結婚時,我們還是應該多聽聽長輩的意見,畢竟婚後,我們要面對柴米油鹽的繁瑣日子。

我們都要爲一日三餐奔波操勞。夫妻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令家支離破碎,難以爲繼。

當生活的重擔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另一半卻長年不管不顧,同爲女子的我們,會如蘭花這般,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要獨自默默承受一切,還能無怨無悔的而從一而終嗎?

換成是我絕對做不到。

這也是我同情蘭花之處,她雖說沒有文化而且愚忠,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現代女性缺乏的美德,比如忠貞、責任感、善良、不拜金等等,這些最純樸的品德,在她身上都得到了詮釋。

蘭花就是大多數農婦最真實的寫照。

好在小說在結尾處,王滿銀在回味他遊蕩的一生時,他猛然間發現,只有蘭花獨自苦心操持的家,纔是他心靈深處最溫暖的避風港。

除了迴歸家庭,他無路可走。

孫蘭花的苦心等待,使得浪子回頭,最終苦盡甘來,過上了她想要的圓滿生活。


2.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才能獲得幸福嗎?

這本書中,有少許文化的生產隊長孫少安是個能吃苦,農活樣樣精細的能人。

上過學,有點見過世面的少安,他能墨守成規的安於在農村過苦子日子嗎?在村裏他們家是最窮最不受人待見,爲了改變現狀,不給父母過重的生活壓力,少安很懂事地回到農村,從十三歲便開始擔起了生活的重擔。

他犧牲自己,換弟弟和妹妹學習的機會。

少安的善良和擔當讓我特感動。做爲家裏的長男,我看到了男人如山的偉岸及自尊自強。可這麼善良、有情義的男子,面對自己初戀時,他又是怎麼做出選擇的呢?

少安的初戀女友是青梅竹馬的田潤葉。

他們是鄰居,從小一起上學,一起玩耍,甚至睡在一張牀上,感情從孩子時期就開始萌芽和生長了。

潤葉與少安純潔的感情,彌足珍貴。

當田潤葉羞澀而婉轉的示愛,少安即感動又慌恐不安,不知所措起來。他自卑貧因的家庭和自己的文化少,認爲自己配不上在城裏當老師的潤葉,從而無言地拒絕了這份情。

在少安的心裏,潤葉是高不可攀的,她父親是村支書,還有在市裏當大官的二伯,她又是吃皇糧的城裏文化人。自己是一個沒多少文化的鄉下人,他不敢想也不敢嘗試。雖然他心裏也喜愛潤葉,這分愛卻永遠也沒能說出口,只能藏在心裏。

少安以爲自己給不了潤葉幸福,潤葉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嫁了,她纔會幸福。

那麼,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才能獲得幸福嗎?其實不然。

他沒料到,當他娶了不要嫁妝的山西女人賀秀蓮爲妻時,潤葉是多麼的痛苦和無奈。失去戀人的陰影折磨着她脆弱的心,她像一隻剛開便枯萎的花一般,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力,㓉得痛苦不堪。

潤葉最終嫁給了所謂門當戶對的人家,可她依然不幸福。她愛人的心早死,長年與丈夫分居,關係冷漠成冰。

直到多年後,她丈夫出車禍失去了雙腿,善良的潤葉纔回到丈夫身邊,悉心照顧。

我很遺憾少安在愛情面前的退卻,如果他能果斷接受這份愛,憑藉他倆的聰明能幹,定能把日子過得紅火起來,擁有人令人羨慕的美滿生活。

天道不仁,各有宿命,怨不得別人。幸福其實要靠自己去爭取,沒有去嘗試過總令人惋惜。


3 .什麼樣的人生纔是我們心靈幽境所追求的幸福呢?

這本書裏,我最欣賞的是孫家的二兒子孫少平,也是本書的主角。孫少平上過高中,善良聰明,不論是上學期間還是工作期間,他都是最出色的那位。

少平與潤葉的堂妹田曉霞的戀情,可謂是一波三折,從最初上學時的相識,到後來少平高中畢業後回家務農分開,到後來少平到城裏打工再次相遇,兩個人的心才慢慢靠近。

曉霞是純潔而美麗的女子,她有身爲高官的父親,但她從不自傲,待人接物都平易近人,是位有膽識有思想的新時代女子。

她被少平吃苦耐勞,善良和勤奮所吸引,不在乎少平農村人的身份,也不顧少平從事危險職業——煤礦工人,對少平一往情深。

市委書記的女兒與礦工熱戀,多麼不可思議。

當然,能得到這麼優秀的女子之愛。少平的出類拔萃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求學期間,他不顧生命危險去救落水的女同學;當得知同學有難時,又出手相助,幫助她渡過難關;找工時,發現做飯的小姑娘被包工頭欺辱,拿出自己的血汗錢讓小姑娘回家;當礦工時,幫助已故的王師父照顧惠英嫂和明明等等。

少平有顆金子般善良高貴的心。

他能得到天使般曉霞的愛,也不足爲奇。縱使是有門當戶對的追求者,曉霞也從未動搖過對少平的愛。

然,曉霞太過完美,是世人不可企及的女神化身一般,註定了她的隕落。最終,勇敢的曉霞去救落水的小孩,最終卻被洪水吞噬,英勇犧牲……

情深不壽,此情可成追憶!

在我爲少平與曉霞死別落淚不止,更爲少平的往後餘生而心堵萬分,失去愛人的他,怎麼面對這苦難重重的生活……

生活會岀奇不異的給我們來點難題,讓我們做出最終決策。

什麼樣的人生纔是我們心靈幽境所追求的幸福呢?

少平家在少安的操持下,早已今非昔比,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可是當少安一再要少平回家,兄弟倆一起經營磚廠,收入兄弟對分時,少平卻一口回絕。

少平要靠自己,幹最累最髒的苦力活掙錢。他默默承受生活中各種的苦難,也不接受哥哥真誠的幫助。我想這就是閱讀帶給人的力量吧!

即使在條件惡劣的工作地,少平也從未放棄過學習和讀書,書中有一段描寫少安和潤葉看到少平爬在破棉被上,用一支蠟燭的微弱之光而沉浸在閱讀之中。場景悽慘而怪張,令潤葉和少安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百感交集,眼淚都快流了出來。

我想他們都不曾想到少平的處境會是如此惡劣吧,滿背的傷痕和陰暗破敗的場景,多麼衝擊我們的心靈啊!對於一個有精神追求的人來說,他的處境再不堪,有博大而美好的思想在灌溉着他,他也是滿足和感恩的。

當卑微的身份遇上了最浩瀚的思想,一定會成就一段與衆不同的人生。閱讀的力量在於它讓人感受,讓人回憶,讓人思考,從而讓人變得通透。

少平的生活就是這樣,在鬥爭中獲得新生,也在新生中保持着生的渴望與激情。他在礦場中受傷後,不願接受調到好的部門工作的機會,依然最後選擇回到惡劣而危險的礦場,這就是少平選擇的平凡生活。

曉霞爲了幫助陌生的小孩而獻出寶貴的生命,而他也會爲了自己的師父,去撐起惠英嫂與明明的一片天,也是是理所當然的。我想只有選擇平凡而苦難的人生,少平纔會覺得不枉此生吧!

願我們在平凡的世界裏,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