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團讀書會第30期參會分享


第30期踐行團讀書會於2019.6.23在貴陽喀斯特城市廣場舉行,這期羅麗拆書分享了餘華的《活着》,楊小華拆書分享了張五常的《經濟解釋》中的——需求定律,我拆書分享了卡耐基的《保持幸福的五個習慣》中的——減少憂慮。

會後書友分享了他們的感受,非常感謝他們的支持,我將書友的感想原汁原味的記錄下來:

羅麗:2019.6.23日“讀書會”總結:

1、今日第一次正式拆書,餘華的《活着》理論與實踐不夠成熟,大部分從自身觀點出發較多,大家的討論很精彩,我需要再多多練習,將拆書的理念貫徹到底.

2、楊小華拆解張五常的《經濟解釋》經濟似乎不能以文字表達出來,“需求量”直接是影響所有(成本,價格等)直接原因;討論部分也很精彩,西方經濟學多種形式與研究者多種思維;讓我又獲取了一些知識點。

3、華哥拆解卡耐基的《保持幸福的五個習慣》;

1)保持微笑

2)誇獎別人

3)忙碌工作;

4)運動 

5)情緒控制 (理性處理負面情緒,24小時後溝通)

4、電影推薦:好的電影能讓我們記憶深刻,痛苦流涕,深刻思考🤔….... 今日讀書會內容豐富,知識點多多,又一次快樂的聚在一起學習!謝謝華哥,謝謝大家。

楊小華:

昨天第一次參加踐行團拆書活動,對羅麗拆解《活着》的印象比較深,她簡述內容後,重點講了該書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手法,引導大家向着活着的意義、關於困難看法方面討論,探索了拆解小說類書籍的方法;

我拆解的《經濟解釋》第五章“需求定律”自我感覺不太滿意,這是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內容,感覺自己表達得不夠清楚,趣味性也不足,如果有條件還是使用PPT要直觀點;

吳華拆解的《保持幸福的五個習慣》邏輯比較清晰,條理分明,例子也鮮活,個人建議在條塊內容上適當精簡,突出重點,特別是對我們有指導意義的方面。

總的來說,作爲第一次拆解,有一定成果也有許多不足,比如拆解三部曲裏我們基本做到了“原書拆解+講解引導”,“拆爲己用”還是相對欠缺。

最後大家推薦一部電影的環節很好,能調動大家積極性,發現新的興趣點。

張成梅:

有段時間沒有來讀書會了,每一次的心態都不一樣。關於感悟,首先想說的是羅麗分享的《活着》,書裏面說其實人就是爲了活着而活着,不是爲了誰。

這個觀點還是比較贊同的,一個人自私的成分總是更多,心理學也說人首先是考慮自己,纔會考慮別人。家國天下、父母親人,也許只是自己活着的藉口,只是誰都不願意去承認吧。

記得去年看過一部韓劇,叫《機智的監獄生活》。裏面有一段是男主本來決定不再打棒球,但是後來又想打了,由於他之前對大家說過不再打棒球的事,因此自己沒有臺階下,也就死撐着不打就是不打。

一開始身邊的人怎麼勸他都勸不動,後來女主就想了個辦法,讓其他人在晚上的時候設計了一場夢,“夢”裏面男主的爸爸讓他繼續打棒球。

所有人都覺得這種操作太過滑稽,然而第二天男主就對外宣佈自己將繼續棒球生涯。

很顯然,男主本來就想打,不是因爲女主,更不是因爲他爸爸,只是礙於面子所以繼續死撐,而其他人的勸解似乎還不夠分量,直到女主讓大家設計了夢境,男主覺得終於有一個好的理由(藉口)了。

就像是有些時候其實自己已經下定決心做某件事,但還是不斷求證,獲得別人的認同和安慰。但如果沒有得到這種認同感,大部分人還是會去做,只是可能要晚一些開始。

再就是關於苦難與幸福,書裏說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這點毋庸置疑,吃夠足夠的苦,心態纔會更平靜,看得更開了。

江南的《經濟解釋》很難,沒什麼整體的概念,不過裏面說需求和價格之間的關係不是固定的函數,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這點沒毛病。

然後,華哥的《保持幸福的五個習慣》裏面解釋了憂慮有哪些情況,該怎麼消除憂慮。

比如,消除憂慮的途徑有拒絕悔恨過去、擔憂未來,集中精力過好今天,提升眼界和能力。其實道理都懂,就是做起來太難,但還是要不斷提醒自己去實踐,積少成多,相信會有成效的。

最後,默默重複一遍:先完成,再完美;爛開始,好結果;最要緊的事情最先做;如果要批評一個人,請等到24小時後。

劉忻:6.23讀書會的感想:

這周主要是拆書,個人覺得小說類不適合拆,因爲不太好提取某個觀點並應用到實際;楊老師的《經濟解釋》講得還不錯,比書本身容易理解多了,讓我又重溫了備考經濟師的一些內容;華哥拆得挺好,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消除憂慮的方法,任何人都會不定時憂慮,正確化解這種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分享自己喜歡的電影環節感覺不錯,大家都暢所欲言,發表自己觀點,氣氛比較活躍,以後每期可以弄一個大家都能聊的話題,增加彼此瞭解和互動。

王興紅:

今天聽了大家分享,給我感悟最深刻的是華哥分享的卡耐基《保持幸福的五個習慣》。

雖然沒有讀過這本書,但是我從華哥的分享中,知道了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不要過度地悔恨昨天發生的事,因爲已經成爲過去,不可能再改變,也沒有如果;不要過分擔憂未來的事情,我們一切關於未來的想法只是我們自己一種單純的設想,它也許會發生,或者根本沒有可能;重點是如何活在當下,怎麼使我們變得輕鬆愉快?

那就是遠離孤獨與憂慮,不要擔心工作和錢財的事情,讓自己充滿活力。

吳家富:今天的讀書會,大家發言討論我覺得很好:

1、發言至少說明在聽

2、發言有自己的觀點

3、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場面很活躍。

每個人的閱歷不一樣,對同一個觀點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爲很多觀點是有邊界的,同一個觀點站在不同的維度去看,有不同的...,詞窮了,不知道用什麼來表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