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跡可循

高考成績放榜,各地狀元陸續出爐。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國民才女武亦姝這段時間持續霸屏網絡,接連不斷地被推上熱搜,5萬多的討論,5個億的關注量。武亦姝高考613分,被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新雅書院錄取。早在2017年初,武亦姝就登上《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以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橫店百人團,三戰三捷。一舉奪冠後,大家迅速被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雅的談吐實力圈粉。

同樣吸人眼球的,還有高顏值的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他以語文14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290分,裸分730分獲得了總分第一。還創下了廣西自恢復高考以來,理科總分最高分的歷史記錄。

一舉成名天下知,橫空出世的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祕密? 這裏面有哪些是我們可以去效仿的?

第一個案例:武亦姝

武亦姝的媽媽,是小學美術教師,爸爸在知名律所工作。2001年5月,武亦姝降生在這麼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作爲家中獨女,武亦姝剛進幼兒園,父母就爲她專門定製了一套「家教方針」——要增加女兒的知識儲備,不能讓她輸在起跑線上。然而小時候的武亦姝很頑劣,調皮搗蛋,不光不願意學習,連幼兒園佈置的作業也草草了事,是老師眼裏的「差生」。

於是,武亦姝的父母帶着她去拜訪一位朋友。朋友家的小孩非常愛讀書,涉獵廣泛,連工具書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夫妻倆問孩子是怎麼培養的,結果朋友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沒有培養過。孩子的父親是學者,母親是作家,家中藏書衆多。客廳、書房、臥室、兒童房、衛生間,隨處可見孩子父親喜歡的歷史哲學宗教,母親熱愛的社科文學藝術,孩子癡迷的繪本寓言童話。只要你想讀,隨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歡的讀物。閒來無事,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讀書,相互討論,共同提高。這番談話給武亦姝的媽媽觸動很大。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對兒童形成宜人的薰陶。回家後,武爸武媽首先拿自己「開刀」。棋牌室不去了,開始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經》;手機不玩了,開始帶着小亦姝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節,改編故事結局。家裏頻率出現最高的遊戲是「詩詞接龍」,誰輸了誰就做家務。從幼兒園到讀高中,武亦姝從未遠離過詩詞。如此數年,小時候頑皮厭學的亦姝,蛻變成了知禮尚學的高中生。寫得一手好字,吟得一首好詩,武亦姝成了名副其實的詩詞才女。

第二個案例:楊晨煜

記者電話採訪楊晨煜的媽媽,談到養育孩子的經驗: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所有的習慣必須要在他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全部幫他打好。監督孩子習慣養成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你得時時刻刻監督着他,留意着他。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纔好走。你自己也要自律,而不是像現在很多人,丟個孩子在那裏拿着手機就OK了。

從以上兩個成功的案例,我們大概都心知肚明,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就像武亦姝媽媽說的: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爹媽!父母如果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會不斷向父母靠近,無需每天耳提面命。但教育語境下的拼爹, 拼的不是物質和財富,而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

由此,讓我想到了考霸訓練營裏一個又一個和武亦姝、楊晨煜的父母一類的英雄家長們,爲了女兒奮戰中考而參與考霸訓練營堅持百分百投入的若佳,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而且第三個孩子尚在孕期,但堅持每天認真聽課詳細做筆記的妙音… 她們無疑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給孩子做實驗:我們要如何過一種拼盡全力的人生?

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是寂寞的,只有耐住寂寞堅定不移,才能看到一線曙光。生活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辛苦後的得償所願,苦盡甘來。每一段腳踏實地的努力,都映射着更高一級的人生軌跡。

是時候了,就讓考霸訓練營成爲我從此脫胎換骨的搖籃。至此,戒偷懶,戒粗心,戒傲慢,戒敷衍,戒一切合理化的藉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