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解說區塊鏈的工作原理

我們在數字設備上執行的任務類型可分爲兩類:交易性和非交易性。撰寫電子郵件、觀看視頻和瀏覽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非交易性的,這意味着我們沒有買賣任何東西或簽訂任何合同協議。但是,我們越來越多地在線進行交易,例如簽訂合同、預訂和購買物品。

互聯網處理這些交易的速度,已經比在數字化前的“模擬”時代更快。就在不久前,我們還得去商店購物或電話購物,並用現金、信用卡或支票付款。(還記得支票嗎?)爲了簽訂合同,我們曾經不得不等待郵寄的紙質文件到達,然後簽名,再通過郵件寄回。

數字交易更快捷、更方便,但它們可能不安全,網絡犯罪分子可能進入我們的帳戶,或訪問我們的社保號和其他敏感信息。如今的大多數交易仍然需要通過第三方,如銀行、信用卡公司、律師或房地產公司來處理。但區塊鏈不存在這些問題。
簡單解說區塊鏈的工作原理
區塊鏈旨在作爲一種虛擬公共帳本,可供所有人查看並以無法抹除的方式進行書寫。每個區塊都是一個文件,每10分鐘創建一個新文件,其中包含按順序列出的先前所有交易的記錄,有新交易時便結束該區塊。用數字術語來講,區塊鏈是一種分佈式數據庫,這意味着它既不會被創建、擴充,也不會存儲在中央處理器上。相反,用於處理和驗證交易的每臺計算機或“節點”都有一個副本。添加一筆交易後,所有副本會同時變更。

就像模擬帳本通常包括每個條目的日期甚至可能包括時間一樣,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都有一個時間戳,這樣每個人都能看到它的添加時間。它還有一個叫做“哈希”的加密簽名,會壓縮區塊並對其進行加密。用戶可以使用私密代碼或“密鑰”訪問他們的交易,這是非常保密的,即使簽發密鑰的系統也沒有副本。如若有人不慎丟失自己的密鑰,他們就無法解密自己的條目,並且無法訪問存儲或記錄在其中的任何內容。放錯位置的私鑰已給人們造成了成千上萬美元加密貨幣的代價,除非找到密鑰,否則永遠無法取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