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讀書分享203——爲什麼你經常後悔?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反套路:複雜世界的簡單法則》,作者是大衛·迪薩沃。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人類大腦在進化過程中的缺陷,容易犯下的錯誤,以及如何去克服這些缺陷。我將分享其中的我們大部分的偏見,來自於確定性、“渴望—獲得—後悔”的循環和遠離套路的12條建議這三部分的內容。

一、我們大部分的偏見,來自於確定性

心存質疑確實令人不快,但確定無疑則是荒謬不堪。”——法國哲學家伏爾泰

正因爲我們的大腦非常發達,纔會出現種種複雜的缺陷,而且很容易傳染給別人。其中最危險的一種基因(也就是“謎米”)是渴望確定性。人類的天性和後天形成的認知偏差讓我們相信自己永遠是對的,而不管事實是否如此。例如:

1、選擇性偏差

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處理信息時完全忽略其他要素,無論那些要素多麼顯眼。

2、框架偏差

是決策者對跟某個決定有關的行爲、後果和意外情況的看法。決策者採用的思維框架部分取決於問題本身,部分取決於個人的行爲規範、習慣和性格。

3、直覺性無視

在心理學領域,直覺是指一系列簡單有效的法則,無論是生來就有的,還是後天習得的。當我們遇到問題但缺少信息時,直覺就會發揮作用。

4、證實性偏差

它的實質就是自我實現預言,不管你是捶它、踹它,害它缺胳膊斷腿,還是當衆羞辱它,它仍會屹立不倒。

5、心理圖式

影響決策的,除了思維定式,還有思維圖式。

心理圖式就像一幅由相互關聯的觀點組成的思維地圖。例如,關於“學校”的圖式,就包含“老師”“課本”和“學科”之間的聯繫。

當新信息使既有的心理圖式受到質疑時,大腦的反應跟受到威脅時一模一樣。對威脅有反應的杏仁核活性增強,對獎勵有反應的腹側紋狀體活性減弱,大腦會覺得不舒服。

大腦喜歡安安穩穩,不喜歡隨時保持警惕。處理新信息會帶來不確定感,這對大腦來說是種威脅。我們要麼選擇考慮不符合心理圖式的新信息,讓大腦暴露在威脅之下,要麼選擇反駁或忽視新信息,或者將它們劃歸“跟我無關”的範疇——這些信息不能完全忽視,但也不會影響或改變現有的心理圖式。

無論我們主觀上覺得某種信念重不重要,大腦想要的都是同樣的東西——穩定性和一致性

二、“渴望—獲得—後悔”的循環

我看得很清楚,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做這個,要麼做那個。我的真實想法和忠告是:要麼做,要麼不做——反正不管怎樣,你都會後悔。”——索倫·克爾凱郭爾,丹麥哲學家

1、揭開悔恨的面紗

問題在於,後悔是不可避免的,試圖避免後悔這件事本身就很危險。無論是公開表示悔恨,還是心中暗自懊惱,都會給大腦帶來不同程度的挫敗感。

比如在網上高價拍買物品,真正拍到物品後,隨之而來的卻是困惑和沮喪。這就是“得到後的悔恨”。那是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彷彿在問:“接下來該做什麼?

2、反事實思維

後悔是一種源於“反事實思維。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決定和想法時,會覺得“當時如果選了A而不是B,就不會發生C這麼可怕的事了”,這就是反事實思維。

3、喜新厭舊

得到了東西,迷茫了怎麼辦?找個新目標唄。這個答案挺有道理的,因爲大腦的獎勵系統生來就會驅使我們不停尋找有益的獎勵,不管是食物、水源、性愛、房子,還是能換取這些東西的替代品,比如金錢。

當然,問題在於,一旦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遊戲就結束了。隨後,心理學家所說的“習慣化”就會發揮作用,我們會在幾天或幾個星期裏習慣剛剛得到的東西。

針對戀情“習慣化”的心理學研究顯示,許多人結婚後對伴侶的興趣會直線下降。他們會感到後悔,覺得婚姻是種煎熬。二婚的離婚率往往高於初婚,這絕非偶然。

試圖找回最初的激情的人,只會落入同樣的“習慣與後悔的怪圈”。

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當對某件東西求之不得的時候,反而會更想要。這在戀愛關係中體現得尤爲明顯。

三、遠離套路的12條建議

“行動勝於一切。”——F·S·菲茨傑拉德,美國作家

我們必須做到兩件事——提升意識,付諸行動。想要付諸行動,關鍵的一步就是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原因在於,只有思考才能促成改變——我們必須停下腳步,弄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就是爲什麼科學的幫助比普通的勵志書有用。

1.彆着急,先緩緩

只要我們放慢速度,認真思考該怎麼做,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既有觀念如何影響當下的想法

我們都是存在認知偏差的思考者。沒有人是“白板一塊”。也就是說,沒有哪個人的認知不受既有觀念影響。認知心理學研究一次又一次證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改變,要比一下子徹底改變有效得多。

向固有的思維模式發起挑戰,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需要持之以恆。

3.提防“易得性偏差”

大腦喜歡根據最容易獲得和理解的信息做判斷。例如,人們通常會高估犯罪率。如果你只接觸某一類觀點,就會忽略其他觀點。容易接觸到的這個觀點,比如政治觀點,會使你產生認知偏差,認爲只有它是正確的。這叫作易得性偏差

想要扭轉這種認知偏差,不但需要付出努力,還需要虛懷若谷。

4.理解思維框架

要打破如此根深蒂固的思維框架是很難的——關鍵的一步是意識到框架的存在。

5.請別人幫你信守諾言

你向親朋好友公開做出承諾,請他們督促你實現目標。如果他們的看法對你很重要,你就會充滿動力。

6.短期回報與長遠利益

大腦喜歡關注眼前的利益。既然如此,不妨想一想完成哪些短期目標有助於實現長遠目標。設置什麼樣的短期目標才能實現這個願望?

通過把整體目標分解成一小塊一小塊,我們可以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實現目標,免得被大目標嚇趴下。

7.制定可量化的具體目標

既然大腦喜歡價值和獎勵,制定的目標最好明確具體。

有個小竅門叫作“反饋分析”。記錄自己的表現,比如身體或精神方面的變化,或是節省了多少錢,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後回過頭來看看記錄,目標的價值就會清晰展現出來。

這個竅門用途很廣,只要你能忠實記錄前後變化,同時儘可能摒棄偏見就行。

8.狩獵過程比捕獲獵物更誘人

大腦有個令人沮喪的壞習慣:渴望得到獎勵,可一旦獲得,就會感到失落。這會讓我們陷入“渴望—獲得—後悔”的怪圈。

關鍵在於,要意識到自己陷進去了。

我們都是爲自己辯護的大師,無論自己或別人給出的理由多麼理性客觀,用不了幾分鐘就會被我們統統否決。在這種情況下,付諸行動纔是最有必要的——馬上停下,轉身離開。如果形勢急迫,不妨撒腿就跑。

9.全面思考未來,避免“自利偏差”

大腦不擅長想象未來場景,因此很難做出有長遠影響的決定。

該怎麼辦呢?構想未來的時候,最好儘可能考慮好壞兩方面。與此同時,警惕心理學家所說的“自利偏差”。它會導致我們相信,成功完全源於自己的努力,失敗全是外界因素導致的。

10.有始有終

訣竅很簡單:不管你眼前的任務是什麼,現在就邁出第一步——隨便從哪裏開始都行。心理學家稱之爲“蔡加尼克效應”。

首次記錄這個效應的是俄國心理學家蔡加尼克。他發現,當某人面對令人畏懼的任務,拖拖拉拉不願去做的時候,隨便從哪裏邁出第一步,都能帶來完成目標的動力。

不過,“蔡加尼克效應”生效的前提是:你對完成目標確實感興趣。

11.不要自我告知,要捫心自問

心理學研究顯示,詢問自己能否實現某個目標,要比告訴自己一定能做到更有效。

12.養成有益健康的習慣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養成一個習慣平均需要66天。但想養成一個有益健康的習慣,至少需要80天。習慣越複雜,要花的時間就越多。

對大多數人來說,養成堅持鍛鍊的習慣要比改變飲食習慣,多花1.5倍的時間。

所以你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當你學會以上的方法,對你預防大腦缺陷,做出正確的選擇,會有不小的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