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升級打怪,我想我可以這樣做

文丨歐歐

一直想着升級打怪,更新自己。於是第二次報了呂悅老師帶領的薩提亞團體督導。

這是一個9個人的團體小組昨天進行第一次線上活動——完成團隊組建。

居然昨天的小組建立自報家門,大家都沒有介紹到自己來自哪裏?下次一定補上。

這個團隊有專職心理師、有做心理服務的警察、有醫院的心理師、有學校的心理師。

其中兩人心理師是精神分析,還有一個是存在人本。其他人的流派好像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識.團體裏有剛畢業的小年輕、也有工作4-6年的年輕人、還有我這樣工作10年的中年人,哈哈。

把每個人想了一遍,好像都能記住對方的樣子,每個人都好特別的感覺。有酷酷的、有讓人不舒服的、有討喜的、有親和的、有直白的、有很淡定的、還有一直很被動又在努力打破自己的我。

1.關係的建立需要時間。

之前呂悅老師帶過的成員互動更明顯、也更積極。第一次進入團隊的成員大多表情很嚴肅,也很少主動迴應他人。

看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真的需要時間、需要一定程度的連接,現在的大家還處於一個弱連接狀態,正如我們初次接待的來訪者,別期待他一上來就掏心掏肺給你聊。

來訪者不積極、不配合我們諮詢師就說對方是在阻抗。

關係的建立是一個過程。特別是我們的諮訪關係,是一點一點把兩個陌生人變成兩個某條道路上的同路人,但諮詢師的態度與迴應方式卻能加快雙方連接的速度和質量,縮短這個過程。

2.第一次線上團體各種呈現,我都接納

第一次活動有人真誠提出來,內心使終有一份好奇於是向成員提出:“你爲什麼要"躺着"而不"坐着"進行督導,我很好奇?” 

“躺着被督導”打破了督導設置。對於這種打破,對自己而言意味着什麼?”這是提問諮詢師向自己提出來的問題。

第一次活動有人說,“前面有些人的介紹我記住了,有些人的介紹忘記了,有的人讓我感興趣想有更多瞭解,有的人讓我後悔來這裏然後直接想退出了。我期待以後的督導中大家有猛烈的思想碰撞,各抒己見,越猛越好。”

這位成員的發言很大炮啊,不過我喜歡,喜歡他的直白、喜歡他的真實,不做作、不獻媚、不迎合、不虛僞。

第一次活動還有人說,“希望這裏可以是一個安全島,能接住每個人的情緒和創傷。”同時,這位同行也講到了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的孤獨,發現很多諮詢師的從業感受不約而同都談到了孤獨。

這些有意思的呈現,都是每個人在用不同的 方式表達自己,我都接納。

3.自己給自己也安排的角色任務。

於我而言,一切都是新的,我更願意以開放的姿態去連接與我不一樣的人,去看不一樣的對待問題的視角及觀點。我對這些“不一樣”甚至有些小期待。

我也希望在團體中不僅僅關注自己,看到我與督導的互動、成員與成員間的互動、還可以關注整個團體成員與督導師之間的互動。需要分身術啦!多多覺察、多多體悟。

4.薩提亞的冰山理論

一直遺憾自己沒有把冰山理論結合實際運用到個案中來,對它的理解還是停留在表面。有意識把這個帶到自己身上,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無論對來訪者,還是對於諮詢師的自己。

接下來刻意練習用冰山框架理解人和事,冰山圖畫起來。


5.沒有速成只有死磕

我一直想升級打怪,參加督導就是自我升級的好辦法之一。於是,我報名參加了。

有高人指點,你就功力大增嗎?顯然不能。你在督導學習訓練中流於形式、不勤加練習、還把問題統統甩給督導。就算神仙指路也幫不到你。

於是,我在督導後我決定寫下這篇覆盤。我給自己安排角色任務,我去不斷覺知、以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各種人和事,我打算進行刻意訓練畫我的冰山圖。我在爲自己成爲一名稱職的諮詢師而努力。

有困擾的人一直想擺脫現狀,進行心理諮詢就是重建自我、擺脫困擾的方式之一。於是,有人走進諮詢室,成爲來訪者。

那麼作爲來訪者,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是不是也該如此呢?

不把問題一股腦丟給諮詢師,別期待諮詢師能替你做選擇、直接爲你解決問題,幫你想辦法。

而是嘗試在諮詢中積極與諮詢師討論,給自己定下一些目標和任務。

在這場改變中,沒有誰比你自己更重要。

心理諮詢沒有速成,只有死磕。

如果你也想成爲一個稱職的來訪者的話。

這也是送給我自己的:想成爲一個稱職的心理師,沒有速成,只有死磕。



我是心理師歐歐,靠近我溫暖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