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讀書分享206——FACEBOOK是如何破除“穀倉”的?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邊界》,作者是吉蓮·邰蒂。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穀倉帶來的危害,以及如何去破除穀倉。我將分享其中的互聯互通世界的悖論、什麼是“穀倉”和Facebook是如何破除穀倉的三個部分的內容。

一、互聯互通世界的悖論

21世紀的社會竟然存在着這樣一個驚人的悖論。從某些意義上來說,我們處在一個跟以往相比聯繫更爲緊密的一體化社會:全球化和技術變革的力量使新聞能夠閃電般地傳遍全球;數字化的供應鏈將公司、消費者和經濟體連接起來;各種想法,無論好壞,都能輕易傳播,人、流行病和恐慌的流動和傳播也是如此。

金融市場某個小角落的交易出現問題,全球的銀行系統都可能會被攪亂。簡言之,我們生活在一個深受經濟學家伊恩·高登所說的“蝴蝶缺陷”影響的世界——這個世界的系統過於緊密地融合,風險蔓延的威脅無時不在。

但是,儘管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接成一個體系,我們的生活卻仍然是支離破碎的。

許多大型組織被分割成一個個小的部分,然後再次分割成無數個不同的部門。這些部門之間無法實現溝通,更不用說良好的合作了。

大家都待在各自的思想和社交的隔離區中,只跟與自己相似的人交流和共存。許多國家的政治陷入“極端化”。職業的專業性越來越強,部分原因是技術變得越來越複雜和精細,只有很小一部分專家才能夠理解。

二、什麼是“穀倉”

穀倉是農場裏用來儲存糧食的高塔或坑,但是在20世紀中期,西方軍隊開始用這個單詞來指代用來儲存導彈的地下室,後來管理諮詢師又引入了這個概念來描述一個“互相隔離運行的系統、流程、部門等”穀倉”指的不僅僅是實體的結構或組織,還可以是一種思想狀態。

穀倉存在於結構之中,也存在於我們的思想和社會團體中。穀倉培育出了部落主義,也可能與視野狹窄密切相關。

這本書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當代世界需要穀倉,至少需要“專業的部門、團隊和地方”這樣的穀倉。原因非常明顯: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此複雜,我們需要建立起一些機構來應對這樣的複雜性。如果沒有勞動力的分工,生活的效率會低得多。

穀倉有時候也會產生傷害。被組織安排在各個專業團隊的成員最後可能互相較勁,導致資源的浪費;各自獨立的部門和專家團隊可能無法交流溝通,因而忽視了危險,付出沉重代價;分裂的狀態會造成信息瓶頸,阻礙創新;最重要的是,穀倉會造成視野狹窄,或者精神上的盲點,這會讓人們做出愚蠢的事情。

三、Facebook是如何破除穀倉的

1、集體辦公

faceook的辦公地址是太陽微系統公司的舊址,它的官方地址是柳樹路1601號,之前的公司員工們被塞進了很多棟不同的建築裏,這些建築又再被細分爲無數小的辦公室和小隔間。

臉書買下這塊地之後,決定把它命名爲“黑客之路”,把地址標誌重新刷成了藍色,在上面加上了一個巨大的白色大拇指的符號,也就是臉書上點讚的標誌。

施工人員拆掉了舊的太陽微系統公司大樓裏大部分的隔斷牆,增加了白板、裸管和塗鴉牆。會議室四周都是玻璃牆,這樣大家都能看到其他人的辦公室。就算是扎克伯格也是在一間敞開式辦公室裏工作,大家都可以看見他。

2、漫步區域

斯科雷普更進一步。他讓建築師把不同建築之間的高樓層用通道連接了起來。這些在臉書上空延伸開來的高高的走廊被塗成了跟舊金山著名的金門大橋一樣的亮橘紅色。

通道兩端都安有自動門,跟超市裏的門一樣,有人通過時就會自動打開。斯科雷普的目標是,保證工程師們在樓中漫步時不需要停下腳步。

他解釋說:“有研究表明,如果你能夠讓大家動起來,互相接觸,那大家的互動就會多得多。”各個大樓之間的空間變成了吸引人的“漫步區域”,鼓勵員工們在加州溫和的氣候裏聚在一起。

3、新員工培訓項目

faceook的博茲一直致力於創立一個新員工培訓項目,他的目標是保證這些計算機工程師們加入臉書之後能夠和其他的老員工們知道同一套計算機代碼,並且被分配到最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團隊裏。所以他想出了一套入職課程,向新員工介紹公司的情況,並且教會他們最關鍵的代碼知識。

博茲後來意識到,這套課程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技術知識,它還能作爲一個社交工程工具。如果你把所有新員工分成小的團隊,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培訓體驗,你就能夠創造一種社交性梳理行爲和社交練習的機制。

這些接受培訓的人組成的團體後來並不會一直作爲一個單位待在一起,因爲他們要被分散在公司的各個部門,但這種共同的體驗能在他們之間建立起持續的聯繫,並且創造出社交上的親密關係,讓他們達到互相起外號的親密程度。

那年夏天,臉書宣佈,所有的新員工,不論資歷深淺,都要參加一個爲期6周的入職培訓。

臉書的管理者們想要通過新兵訓練營做成不止一件事,而是兩件事。首先,他們把公司分成各個分離的項目團隊,專門負責執行各自的任務。

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爲寫代碼的工作需要在具體的項目或流程上密切協作。臉書這樣的公司需要穀倉,因爲他們需要專業的部門和團隊來完成工作。只有形成了項目團隊,工作纔有重點,也才能問責。

而新兵訓練營還有第二個目標,那就是爲這些項目團隊覆蓋上另一層非正式社交關係,這種關係並不由正式的部門界限來定義。他們希望這樣能夠防止項目團隊變得僵化和封閉,而且保證員工對整個公司有歸屬感,而不是僅僅只對小團體有感情。

博茲說:“新兵訓練營能夠促進跨團隊的溝通,預防成長中的工程企業常常遭遇的穀倉困境。”

4、黑客月

黑客月本質上就是新兵訓練營的第二部分。它實際上是一個輪換項目。

如果你在一個項目上工作了12~18個月,faceook部門領導者就拍拍你的肩膀,告訴你花幾個月去做點別的事吧。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跟他們之前做的相隔十萬八千里的工作。”和新兵訓練營的想法一樣,黑客月慣例的興起也是一半意外、一半實驗的結果。

硅谷的技術公司發展得如此之快,工程師們如果對現在的工作感到無聊了,就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挖走。“如果你是主動去做某件事的,那你肯定會在這件事上做得更好。”faceook的斯科雷普解釋道,“熱情是一種力量倍增器,能夠彌補其他的任何缺陷。”

黑客月開始後,大家很清楚地看到,它還能起到破除穀倉的作用。讓員工到處輪崗避免了不同的團隊僵化成封閉的單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