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讀書分享207——改變提問,改變人生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改變提問,改變人生》,作者是梅若李·亞當斯。這本書講述了通過改變提問,讓人從評判者變成學習者,從而擁有更好的未來。我將分享其中爲什麼要提問、選擇地圖、被評判者劫持、如何轉變爲學習者和問題風暴五個部分的內容。

一、爲什麼要提問?

如果不先提出最佳問題,你怎麼去找最佳答案呢?

即便是那些我們能看到的可能性或是我們所看到的行爲,也是由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心態所左右的。因此,能夠覺察到我們內心的提問並有意識地改變這些提問,是掌控我們自己行爲改變的一種有力方式!

提問可以打開我們的心扉,開闊我們的視野和心胸。通過提問,我們學習、溝通和創造,我們變得更聰慧、更高效,獲得更理想的結果。

我們將自己追求的目標,從固化的觀點和簡單的答案,轉變爲好奇的、思慮周全的提問,轉變爲心態開放的對話,由此而照亮了一條通往成功協作、探索發現和創造革新的坦途。

“提問式思維是一套技術和工具體系,它是通過提問來審視你是如何處理周邊的一切狀況的。你精細推敲你所提出的問題,並且不斷練習和發展這種技術,大大改善辦事結果,這包括你所處理的任何事。而這一切是從審視我們向自己提出的問題開始的,然後才能談及向別人提問。

愛因斯坦有句精彩絕倫的名言:“我們不能用產生難題的那套思路來解決難題。要解決難題,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提問,否則我們很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得出同樣的答案,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新的提問能徹底轉換我們的視角,能帶動我們用新鮮的方式來看待難題。提問甚至改變過一些重大事件的發展進程。

提問實質上在設定我們的行爲,並決定了可能的結果。

二、選擇地圖

人生有兩條根本道路:學習者心態之路和評判者心態之路。

1、評判者的心態是:

評判指責:對自己/對他人/對事實

反應式的、自發式的

批評的、否定的

心態封閉的

無所不知、自以爲是

聚焦責怪

糾結於問題本身

只在乎自己的觀點

不靈活、刻板

二選一式思維

捍衛假設

錯誤是不好的

認爲資源有限

看到有限的立場

主導立場:自我保護

2、學習者的心態是:

接受(自己/他人/事實)

迴應式的、深思熟慮的

感恩欣賞、謙遜的

心態開放的

接納自己有所不知

聚焦責任

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多角度考慮問題

靈活/容易適應/有創意

兩者兼顧式思維

質疑假設

錯誤是可以從中學習的

認爲資源富足

看到無限的可能性

主導立場:好奇心強

當選擇學習者心態時,我們會發現新的可能性,而進入評判者心態時,我們最終將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學習者心態和評判者心態之間徘徊,一會兒這邊,一會兒那邊,幾乎不曾意識到自己也是可以控制或選擇的。

當我們能正念當下,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我們表達這些想法和感受所使用的語言時,我們便真正開始做選擇了。這是成功的關鍵——讓這個自我觀察者訓練有素!

讓我們的生活真的很高效、很滿意的祕密,就是首先要能分辨得出評判者和學習者之間的區別。這便是提問式思維的精髓。改變提問,改變思維;改變思維,改變結果。

不斷提出轉換問題,就能幫你塑造一個韌勁十足的觀察者,並養成堅定不移的學習者心態,同時,還能構建起你對評判者心態的免疫功能。

三、被評判者劫持

什麼叫被評判者劫持?就是某件事惹到了你,讓你很惱火,你本來是想讓事情有個好結果,然後你發現自己緊繃起來,變成了評判者,很快你就不再聆聽對方了。你進入越來越強烈的防守狀態,或者你特想號叫着跑出房間。

用評判者心態面對生活,代價可能是巨大的,你的未來只能是過去的重複版本。有了學習者計劃,就有了力量,精華開始流動,你真的能爲自己創造出嶄新的未來。

評判者總是批評式的。而且,評判者有兩面性:我們要麼是在批評自己,要麼是在批評別人。

有時被評判者劫持了,但當我們意識到的那一刻,我們就能營救自己,重新回到學習者道路上。有時,觀察自己捕獲評判者的速度,觀察自己從之轉變的過程,也是蠻有意思的。

接受評判者,修煉學習者:每時每刻、隨時隨地。

一旦你會觀察自己的思維了,並且能意識到學習者和評判者的區別,你就把握了選擇的權力。

如果我們把評判者心態用在自己身上,比如問一些諸如‘我怎麼如此失敗’的問題,我們會挫傷自己的自信心,甚至會感到很消沉。另外,如果我們將評判者心態聚焦在別人身上,問自己‘爲什麼我身邊的這些人都這麼笨,這麼讓人惱火’,我們會比較容易氣憤、怨恨、充滿敵意。

無論是哪一種,評判者心態的結果是,我們要麼跟自己產生某種衝突,要麼跟別人產生衝突。當評判者心態佔主導時,不可能產生真正的聯結或解決方案,也不可能有任何平靜可言。

四、如何轉變爲學習者?

書中介紹了ABCD選擇法:

A覺察:我現在是處於評判者狀態嗎?這樣有用嗎?

B深呼吸:我是否需要退後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視角來看這件事?

C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遺漏了什麼?

D決定:我的決定是什麼?我選擇做什麼?

當我們通過ABCD這四步,就會逐漸從評判者走向學習者。

五、問題風暴

非凡的結果始於偉大的問題。

錯失任何一個問題,都有可能引發一場災難

所以我們要學會使用問題風暴:

我們的目標,不是要想出答案、點子或是解決方案,而是要儘量多地想出新的問題。想到問題你就說出來,越快越好,然後記下來。也就是說,這期間也不回答,也不討論。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打開我們腦海中新的大門……在每一扇門的背後,我們都可能發現不同的答案或解決方案,每個新問題都會直接將現有可能性的範圍擴展開來。每個未提出的問題,都是一扇未開啓的大門。

第一步,你要描述你遇到的困境和你想要達到的目標,

第二步,你看看自己對這個情況持有什麼樣的假設。

一旦你澄清了自己有哪些目標和哪些假設之後,就可以看看關於此事,存在着哪些事實。然後,就可以開始頭腦風暴新的問題了

這裏有一個問題清單你可以借鑑:

1.我想要什麼?

2.我做了哪些假設?

3.我該承擔什麼責任?

4.這件事我還可以從什麼角度來看?

5.對方在想什麼,感受如何,他想要什麼?

6.我遺漏了什麼或者我在逃避什麼?

7.從這個人身上或這件事本身,我能學到什麼?從這個錯誤或失敗中,我能學到什麼?從這次成功中,我能學到什麼?

8.我應該問(自己和 /或他人)哪些問題?

9.我怎麼才能把這件事變成雙贏的局面?

10.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11.我有哪些選擇?

12.哪些行動步驟最合理?

當你學會了以上的方法,對你改變提問,會有不小的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