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STP選舉過程——經典

這裏的鏈路帶寬默認都是100M,即COST=19.
實驗目的: 1 判定無環路網絡4 原則. 2:如何計算到根網橋的最低COST 3:非根橋交換機向根橋發送BPDU如何選路..4: :最低發送網橋ID 指的是自己的,還是鄰居的。
橋 ID=優先級+MAC地址
STP構建無環路網絡四原則:
1:最低的根網橋ID  2:到根網橋最低成本 3:最低發送網橋ID  4:最低端口ID
Cisco的交換機默認的優先級爲 32768
SW1  mac:   c200.0590.0000  SW2 mac: c201.0590.0000
SW3  mac:   c200.0590.0000  SW4 mac: c203.0590.0000
選出來根橋爲SW1 .這是根據第一個原則,最低的根網橋ID.
接下來選指定端口和 根端口.
SW4的1/3 1/4 接口到SW1 的COST爲19. 而1/1 1/2 接口到SW1的COST爲38
SW2 的 1/1 1/2 接口 到SW1的COST爲19,而1/3 1/4 接口到SW1的COST爲38.
默認的100M的COST爲19,並且COST是以接收端口的COST計算,逐跳累加. 也就是說你的這個交換機的BPDU發送出來經過幾個接口到根網橋.CO ST就是這幾個接口COST累加之和
因爲根橋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所以SW1和 SW2,SW4這4條鏈路的 指定端口就不用選了.   下面我們來爲SW3選指定端口和跟端口.
根據判定4原則,前面兩步比較不出來,因爲SW3 的 4個端口到SW1的鏈路開銷都一樣.那麼根據第 3原則,最低發送網橋ID. SW4的橋ID明顯大於SW2的.所以根端口在 1/3 1/4 之間選擇,他們接受BPDU都是同一個交換機,所以第 3步也比較不出來,第4步,選擇最低端口ID.
選出1/3 爲根端口.
   以前關於最低發送網橋ID,一直都討論是指自己的,還是鄰居的,這次做實驗,驗證出來,是鄰居的.因爲如果是自己的話,那麼就沒 有可比性了.
   接下來我們選擇SW3連接這4條鏈路的指定端口.
同樣第一步,還是比較不出來.第二步 SW3的4個接口到根網橋的COST爲57.而SW2和SW4在 這4條鏈路上的接口到根網橋的COST爲38.
2:如何計算到根網橋的最低COST
這條在這裏面個人感覺是比較重要的,因爲選擇指定端口只能是靠這一條, 第1 步和第 3 4步不起作用.因爲指定端口是針對每個線段的,就是說選擇指定端口的交換機是兩個直連的.
COST的計算方法爲:從本端口出發到根網橋,所經過的轉發端口COST之和.就是說不管你怎麼走,只要COST是最小的就行.
爲了做出這個效果.我將SW4的 1/3 1/4 接口的帶寬變小.改它的接口帶寬爲10M.
這時候我們看它到根橋會選擇從那條路走.
Sw4config)#int rang f 1/3 -4
Sw4config-if-range)#ban
Sw4config-if-range)#bandwidth 1000
Sw4config-if-range)#end                      Cost  Bridge ID
FastEthernet1/1      128.42   128   100 FWD   38  32768 c203.0590.0000 128.42
FastEthernet1/2      128.43   128   100 FWD   38  32768 c203.0590.0000 128.43
從這裏可以看出從SW4的 1/1  1/2 去往根橋,路徑已經發生變化,它會選擇COST較小的路徑去發送.從這兒也可以看出到根橋的COST是累加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