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上

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   简约性

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   可操作性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   可延续性

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数据构成

1          

战略地位

信息化重视度(分)

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

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

2          

基础建设

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
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通讯设备等投入

3          

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PC机

4          

网络性能水平(分)

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

5          

计算机联网率(%)

反映信息化协同应用的条件

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的比例

6          

 

应用状况

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

反映企业有效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

采集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状况

7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

反映企业在网络应用基础上办公自动化状况

是否实现了日程安排、发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

8          

决策信息化水平(分)

信息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持水平

是否有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方案优选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9          

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

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的深广度

主要业务流程的覆盖面及质量水平

10      

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

反映企业资源整合状况

服务对象覆盖的范围;可提供的服务内容

11      

网络营销应用率(%)
反映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
网上采购率;网上销售率
12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

反映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状况

管理信息化应用覆盖率及数据整合水平

13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指数(分)

反映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总体人力资源条件

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

14      

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

反映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掌握专业IT应用技术的员工的比例;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

15      

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

反映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的转变

电子化学习的员工覆盖率;电子化学习中可供选择的学习领域

16      

安全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

反映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软件、硬件、培训、人力资源支出

17      

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

反映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

信息备份、防非法侵入、防病毒、信息安全制度与安全意识培养等措施的应用状况

18      

效益指数

库存资金占用率(%

反映企业信息化效益状况

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与全部流动资金的比例

19      

资金运转效率(次/年)
 

反映企业信息化效益状况

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

20      

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
反映企业信息化响应水平

从决算指令的发出到完成一次完整的企业决算所需的最短时间
21      

增长指数

反映企业绩效

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

 

 

 

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