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夏行

伴隨着淅淅瀝瀝的雨水,進入了秦嶺深處,車窗外閃過的是青山綠水。晚上入住小鎮,窗外見山,涼風習習。


第二天到了工作地,同事指着對面雲霧繚繞的山頭說,這就是商山。商山?我一愣,《商山早行》的商山?他說:對,還有商山四皓。接下來的一週,工作累了,就擡頭眺望一下商山,看雲遮霧繞,看山羊奔跑,看日暮雲淡,追憶着古人在這裏的過往。


來之前,沒想打大山深處還有如此有典故的地方。溫庭筠的《商山早行》很是喜歡: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尤其是“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可能是自己喜歡早的緣故吧。


商山四皓應該是“商山”之名的源頭了,工作地掛了不少以這四位隱士爲題材的畫作。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裏季吳實、甪(lù)裏先生周術。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別職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職。後來他們隱居於商山,曾經向漢高祖劉邦諷諫不可廢去太子劉盈(即後來的漢惠帝)。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商山正因爲四皓而被稱爲“中國第一隱山”。林木繁茂,環境清幽,空氣新鮮,遠離塵囂,確實是隱逸之所。這段時間,每天沿着丹江邊,走路四十分鐘上班,飲食簡單清爽,自己盛飯、刷碗。房子後有一片菜園,向日葵的黃、番茄的紅,點綴了夏日色彩。入夜,天空泛着深藍,遠處星火點點,不知何處的歌聲若隱若現,靜謐安詳。連每日一拍的打卡照片,老師都說有靈性,可能是心沉靜了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