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頻與開放

昨天看了且慢投資孟巖的文章《投資實證 #96 - “尋找同路人”和“極度開放”矛盾嗎?》,文中談到了如何平衡尋找同頻與保持開放,結合了他自身的體驗,值得參考。


先給出他的解決方案:

在“大道相同”的基礎上,選擇具有“可信度”和“驚奇度”的人。和這些人保持長期、縱深關係。“大道相同”和“可信度”保證了高的溝通效率和低的摩擦成本,長期、縱深關係增加了溝通的濃度,“驚奇度”則給了我們拓展自己的機會和可能性。

1.大道同

直白來說,就是三觀要相同。

大道相同,意味着價值觀的一致。大道相同的人在一起可以減少大量的摩擦成本、使得雙方的效率最大化。如果在“大道”上的差別太大,在一起將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大部分時間將被用來進行無休止的、重複的爭論。最終無論誰做出妥協,都會處在一個擰巴的狀態。

這個與父親的相處上體會深刻,他一味求節儉,卻浪費很多時間、精力,我卻主張花錢纔是撿便宜,因此經常發生矛盾。

2.可信度

可信度需要時間的沉澱。“知行合一”的時間越長,一個人的“可信度”也就越高。這樣的“行”,最好能有具備“可信度”的東西來代表。它可以是一個公司、可以是一個產品、可以是一本書、可以是一條經過牛熊檢驗的淨值曲線、可以是一個開源庫中的一段代碼、可以是一個公衆號甚至是一篇文章。這樣的代表的東西不在多,但貴在時間長。時間越長,“可信度”也通常就越高。

也就是笑來老師所說的作品,一個經過時間考驗的作品。我的簡書賬號,每日拍照打卡記錄,007踐行記錄,每月的讀書會,應該算是時間沉澱的內容了,成爲作品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3.驚奇度

“驚奇度”代表了多樣性,具有多樣性的系統纔是具有生命力的。這樣的“驚奇度”可以幫助你開拓更大的世界,發現更多的可能。

這個在線下聚會時體會深刻,每次總會遇到不一樣的視角,獲得新的啓發。


這世界上的大道那麼多,哪條都夠你走很深了。“大道相同”、“可信度”和“驚奇度”可以讓你在保持開放的同時,儘可能的在你堅信的大道上走的足夠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