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愛丘山——每日拍照打卡7月覆盤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或許並不是如陶淵明一般隱士的專利,人類社會的最早期就是在山野之間採集狩獵、繁衍生息。嚮往山林應該是人的本性迴歸,要不然怎麼會有“遊山玩水”之說呢!

上個月,在陝西秦嶺深處待了一段時間,算是“上山下鄉”了,上下班沿着小河步行,白天在山腳下勞作,晚上在窗外是山的住處休息。遠離了都市的喧囂,失去了繁華的誘惑,心卻是沉靜了許多。蹲在地上看昆蟲跳躍,看狗尾巴草搖曳;擡頭看晚霞紅遍,看風旗招展;坐在溪邊聽流水潺潺,望繁星滿天。上圖,就按時間順序來播放吧。

7月16日:

行程千里,奔向大山深處的一個小鎮。路邊的青山綠水,在雨霧中朦朧隱約。


7月17日:

工作地,擡頭便是雲霧繚繞的商山,是溫庭筠《商山早行》所在: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7月18日:

工作地小食堂後面就是菜地,有西紅柿、向日葵等。正所謂:摘菜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7月19日:

日暮蒼山遠,清風拂面來。到山裏,才知道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是可以看到美麗晚霞的。


7月20日:

陝地夏日習慣——一天兩頓飯,早中餐是9點半,晚餐是16點半。
工作地週末沿用這個習慣,晚餐後,才五點,我們從工作地離開,一字排開沿着小河邊,回鎮上住處。


7月21日:

今天上午遊覽了棣花古鎮。這裏是商於古道上的驛站,也是賈平凹先生的故里,有他的文學館。古鎮人不多,商業化氣息不濃,整體滿意。


7月22日:

山雨欲來,小蝴蝶好像飛不動了。“天有不測風雲”在這裏十分貼合,飄過來一片雲就要下雨,飄過去又放晴了。


7月26日:

悶熱的一天,傍晚陣雨後,看到了彩虹、耶穌光和晚霞。




7月27日:

鄉村KTV,每天伴着歌聲入睡。

7月28日:

上午進城遊覽了縣博物館,當年“北通秦晉,南結吳楚”的交通要衝,繁華被雨打風吹去,如今門可羅雀,只有一個大娘守着門,兀自忙着手工活。


7月29日:

抓到一隻跳來跳去的螞蚱。


7月30日:

傍晚,靜謐的藍。


7月31日:

今天下班早,路上風景好。
下到河谷裏揀石頭,擡頭看到岸上幾個人路過。




8月1日:

葵花朵朵向太陽。
這一片向日葵好矮,甚至還沒狗尾巴草高。



生活真是充滿着奇遇,在6月,斷不會想到會有秦嶺深處的體驗。得益於每日拍照打卡,記錄下生活的點滴,才讓體驗持續鮮活。八月將半,期待遇見不一樣。

謝謝你的觀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