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分鐘 跟作家舒明月讀文學

一次參加活動,一個合肥的小夥伴穿了一件T恤,我發現上面“烏鴉的炸醬麪”字樣,跟幾個小夥伴聊起這的典故,說起魯迅《故事新編》裏的《奔月》,馬上有人發出感嘆,“哇,你好有文化!”

並不是我有文化,而是我加入了主題爲“聽舒明月講文學,一年讀完經典作品”的小打卡,每天跟着作家舒明月讀一段經典文學,這個“烏鴉的炸醬麪”正是舒明月老師帶我們讀過、分析過的。下面這段就是小打卡里《奔月》的節選:

“哼!”嫦娥將柳眉一揚,忽然站起來,風似的往外走,嘴裏咕嚕着,“又是烏鴉的炸醬麪,又是烏鴉的炸醬麪!你去問問去,誰家是一年到頭只吃烏鴉肉的炸醬麪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麼運,竟嫁到這裏來,整年的就吃烏鴉的炸醬麪!”

“太太,”羿趕緊也站起,跟在後面,低聲說,“不過今天倒還好,另外還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給你做菜的。女辛!”他大聲地叫使女,“你把那一匹麻雀拿過來請太太看!”

“哼。”嫦娥已經喝完水,慢慢躺下,合上眼睛了。殘膏的燈火照着殘妝,粉有些褪了,眼圈顯得微黃,眉毛的黛色也彷彿兩邊不一樣。但嘴脣依然紅得如火;雖然並不笑,頰上也還有淺淺的酒窩。

“唉唉,這樣的人,我就整年地只給她吃烏鴉的炸醬麪……”羿想着,覺得慚愧,兩頰連耳根都熱起來。

讀的時候,暗暗感嘆魯迅先生將嫦娥的美寫得那麼接地氣,更想嚐嚐烏鴉的炸醬麪的味道!

跟着舒明月老師打卡,已經300天了,在各種場合打過卡。有一次我在打卡日記裏這樣寫到:

在上班路上打卡
班車經過層層減速帶,上下顛簸
耳機也有呼呼呼呼的雜音
在機場打過卡
在火車站打過卡
在馬拉松賽場打過卡
我疑心可以專門寫一篇關於打這個文學佳作卡的文章裏
打這個卡
像琦君回憶她吃的灰湯糉一樣
越打越有滋味兒

取快遞的時候打卡,發出這樣的感慨:

排隊取快遞的時候打卡。
買東西就像戀愛。
買的時候心懷急切和甜蜜,細細挑選。
下單之後天天盼着包裹到家,如盼戀人。
取快遞時,看到漫長的隊伍,又希望自己沒買這個該死東西。

2018年下半年一段時間,我每週一到週四都有早上第一節課,每天,我都早早到學校,找一個僻靜處,欣賞着周邊的風景,聽聽舒明月,我在一篇日誌裏這樣寫着:

到了學校,時間還早,坐在小樹林前的長椅上,聽舒明月講杜十娘,妙不可言。

還有一次是這樣的:

上班前坐在小廣場旁邊的長椅上
欣賞老師的講解和貓叫
真真是極好的

有一次在廈門:

在鼓浪嶼內厝澳碼頭附近,坐在一棵長滿了鬍鬚的大榕樹下,面朝大海坐着。
知了的叫聲和遊客的嘈雜聲交織,我苦心孤詣對着手機打個卡。

凡此種種,這卡居然一打就是300天。

每天幾分鐘的文學打卡,接觸了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學作品精彩片段,讀過《詩經》、《莊子》、唐宋的各大詩人詞家的作品、《三言二拍》、《聊齋》、《老殘遊記》、《紅樓夢》、魯迅、張愛玲、金庸、余光中、簡嫃、琦君、汪曾祺、沈從文、阿城、納博科夫、契訶夫、《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這一長串書名人名,還有一些沒列出來的,怪不得舒明月說“一年讀完經典作品”呢,不說讀完,最優秀的作家,尤其是國內的,的確多有涉獵。

打卡300天,老師將經典文字掰開了揉碎了細細講解,每天只用花個幾分鐘,我知道了很多經典內容如“烏鴉的炸醬麪”,也學到很多寫作技巧,對自己的寫作不無裨益。
比如寫景,老師就總結了不少規律:

  • 寫景要靜中有動

河邊枯柳樹下的幾株瘦削的一丈紅,該是村女種的罷。大紅花和斑紅花,都在水裏面浮動,忽而碎散,拉長了,如縷縷的胭脂水,然而沒有暈。茅屋,狗,塔,村女,雲,……也都浮動着。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這時是潑剌奔迸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雲中,白雲織入村女中……在一瞬間,他們又將退縮了。但斑紅花影也已碎散,伸長,就要織進塔,村女,狗,茅屋,雲裏去。——魯迅《好的故事》

  • 寫景要引導讀者的情緒

再回頭看姑媽的家,依稀還見那黃地紅邊的窗櫺,綠玻璃窗裏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蓋着綠色的琉璃瓦,很有點像古代的皇陵。
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香》

這個故事寫的是從大陸來的少女薇龍被姑媽設計而墮落的故事。姑媽的家像皇陵,讓讀者心裏一顫,不免爲薇龍的未來擔心——薇龍踏上的正是一條毀滅之路。

-可以羅列經典事物

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
——金庸《白馬嘯西風》
模仿金庸羅列經典事物,我仿寫了一段:
武漢有端着熱乾麪邊走邊吃的姑娘,有把公汽開得像飛機一樣快的公交司機,有人頭攢動每天如春運的光谷,有滿街飄着的臭乾子味兒。
少了這些,武漢就不是鮮活熱烈的武漢。

這是我熟悉的武漢,沒有江南的韻味,俗氣但親切。

聽明月老師講《白馬嘯西風》的結尾片段,我還特意把金庸的這個中篇找到讀了一遍。

這300天的打卡,除了學到寫作技巧,我對文字的鑑賞力也大大提升。以前看那些美文,會覺得美,讀起來如飲甘醇,但不知它爲什麼美,只知其然。

比如《射鵰》的這首主題曲《鐵血丹心》(暴露年齡了!):

女:依稀往夢似曾見
  心裏波瀾現
男:拋開世事斷愁怨
合:相伴到天邊

男:逐草四方沙漠蒼茫
  哪恨雪霜撲面
女:冷風吹天蒼茫
  藤樹相連

男:射鵰引弓塞外奔馳
  笑傲此生無厭倦
女:猛風沙野茫茫
  藤樹兩纏綿

男:天蒼蒼野茫茫
  萬般變幻
女:應知愛意是流水
  斬不斷理還亂

合:身經百劫也在心間
  恩義兩難斷

聽這歌,總給我一種蕩氣迴腸之感,美得讓人落淚。聽了明月老師的講解,明白了它魅力之後的玄機。

這首歌描繪的都是塞外的典型意象,風格統一;
語體古樸、古直,比如:“應知愛意似流水”,“心內波瀾現”;
它描寫的是江湖兒女情,而不是才子佳人情。

和這首一比,那首專爲馬雲所寫的《風清揚》,簡直就不知所謂了。(可自行搜索歌詞比較)

打開300天,我對文字的鑑賞,也漸漸有了越來越多的見解。

讀劉震雲的《新兵連》:

東方出現了血紅血紅的雲塊。這是大戈壁難上的早霞。大戈壁一望無際, 沒有遮攔,就等着那紅日從血海中滾出。仍是數九寒天,零下十幾度,但大家都不覺得冷,擠着站在大卡車 上。司機似乎也很興奮,車開得"呼呼"的,遇到溝坎,大家“喔”的一聲, 被車廂簸起來,又落回去。大槍上的刺刀,都上了防護油,一人一杆,抱在懷裏。

當天的打卡日記,我寫下這樣的賞析:

司機那幾句,我也覺得精彩無比,讓我想起自己坐車被簸起來的經歷。
這裏的幾句,節奏比前面寫景的節奏要快——用的都是短句,還有“呼呼”這樣的象聲詞,我幾乎能感受到司機興奮之下急促的呼吸。
整個片段的鏡頭——從天邊的雲到塗了防護油的刺刀——是慢慢拉近的,靜態畫面(雲)——動態畫面(司機開車部分)——靜態畫面(刺刀),夾在靜態中的動態,一下子被高亮了。

再如徐浩峯的《刀背藏身》

她肥腰肥腿,日本玩偶般面色雪白、 睡仁墨黑,見耿良辰過來,咧嘴一 笑,露出一口齊整的牙。有一點喜歡她吧,喜歡她的牙。牙的質地和牙牀 的鮮紅度,顯示出她遺傳優良,有一 條長長的健康的祖先譜系。

他也是健康的。練拳後,常夢見自己的肋骨,十二根肋骨潔白堅硬,如同 象牙。健康是一種磁性,健康的人之間有着特殊的吸力——這是他觀察師 父師孃得出的結論。

我這樣讀這段文字:

這個描寫真的“入骨”——寫外貌把人的牙牀都寫出來了,平時一點都不覺得那裏有什麼美感。
寫了女生的牙後,又寫男生的肋骨像象牙——你的牙美,我的肋骨和你的牙很像。喜歡一個人,就會千方百計找出跟TA相似的地方吧。

順便說一下,《刀背藏身》這部小說已經拍成電影,獲得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也曾亮相戛納電影節。一部電影還沒正式上映,你卻讀過它精美的文字,會不會有種佔了先機的竊喜呢?

跟着舒明月老師打卡,我也獲得了很多樂趣。

老師有一隻貓,出鏡率特別高,小打卡的封面經常是它或坐或躺或仰頭或側身的銷魂姿勢,它的叫聲也經常出現在老師的錄音裏。

我有一篇打卡日記是這樣的:

凡寫景的文字,要有動態的描寫纔好。
凡打卡的音頻,要有老師的貓叫才妙。

這貓是豹貓。去上海見了它的真身,問了這貓的名字,寫這篇文章時,卻不是很確切了,只記得跟一個帥哥明星大名的前兩個字同款。問明月老師,她說叫“吳彥豹”,我還以爲是叫“彭於豹”的呢。

讀過的文章裏,有一些是寫吃的,尤其臺灣作家琦君,她似乎只寫吃的,還有汪曾祺的作品。我在打卡時表示經常流口水:

今天真早。
昨晚睡晚了,一醒來空着肚子讀這兩篇,讀得直咽口水。

讀得只咽口水。
話說爲什麼經常有好吃的焙成灰可以治病呢?
(這篇是琦君寫的灰湯糉)

也有看起來更高雅但實際未必的內容。
有一次讀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明月老師在語音裏這樣解釋最後一句:
兩人一起藏到草叢裏,做一些不可言說之事。

當時,我正探身從洗衣機裏拿衣服晾,聽了這一句,笑得差點撲到洗衣機上。

讀《莊子》: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莊子和惠子似乎一直在鬥嘴(最耳熟能詳的大概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了),但惠子死後,莊子經過他的墓地時卻說:“自從先生去世,我再也沒有對手了,我再也找不到辯論的對象了!”

讀這段,讓我想起一次在北京花博園跑步,看到伯牙和鍾子期的塑像抵膝低語,說着千古琴(情)事,不禁感嘆:“好基友一輩子”果然是有歷史淵源的!

讀《詩經》的“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chōu 抽)”這段,仿寫了兩句:

風雪瀟瀟,雞鳴膠膠。
軟牀高臥,雲胡不困?

遺憾不是太押韻,卻懶得想了,不押就不押吧。

讀杜牧的《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我這樣寫的打卡日記:

七夕
和你一起看星星
數星星
順便檢查一下你數學及格沒有

如果你星星數不清,說明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有一次坐在書桌前,讀這些打卡日記,居然一動不動坐了一個多小時,時常好奇“咦,這是我寫的麼?

讀這300天的打卡日記,好像在看一部部電影的預告片,看到的都是精彩。明月老師在講《紅樓夢》裏“晴雯撕扇”、“湘雲醉臥”這些經典情節時,提過“高光時刻”這個詞,也就是最美最經典的一刻,驚覺每天的打卡就是我這一日的高光時刻,因這短短的幾分鐘裏,放下了所有凡塵俗事,聽不見周圍的熙熙攘攘,只沉浸在文字的美與意境中,單純地快樂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