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內在富裕的時候,你根本不怕失去什麼。

總算髮現是哪裏不對勁了,育兒知識今天學一點,然後又會隔一個星期都不去學習,就這樣斷斷續續,所以我感到了焦慮。

覺得自己陷入了這樣的情緒裏,不想學習,啥都不想幹,育兒是需要學習的,結果學了一章又不動了,說白了,行動力太差了。

自律性也很差。

沒有安排好固定的學習時間。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要每天覆盤的原因,懂了懂了。沒有覆盤你根本不知道今天哪裏做的不好,然後得過且過。

本來你想要的生活,是想通過自己努力,然後達到那個目標。

結果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會一直利用帶娃沒時間,帶娃太累了當藉口而不去踐行。

這其實是我內在的懶惰在作祟。

如果一個星期有六天去分解這個目標,星期天休息,這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是一直不停的忙碌,就連享受的時間都沒有,慢慢的你會忙的停不下來。

因爲慾望在膨脹。

所以時刻需要提醒自己,不要成爲了慾望的奴隸,你自己纔是真正的主人。

不要被你自己創造出來的創造物給牽制住你想要的。

這些到生命的盡頭,全都是虛無。

而跟隨自己內心,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不迷失,這纔是生活的智者。

哪怕一窮二白,只要寫作讓你精神世界富裕,這就是你想要的,這樣的生活就有意義。

但是顯然我做不到,因爲有娃要養,父母需要管,很多都是需要金錢才能解決的。

所以纔出現了拼命工作的年輕人,不停忙碌的企業家。

因爲稍微停一下,我們就怕被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拋棄。

所以又出現了心理醫生。

快節奏的社會,高壓的工作環境,註定會出現各種焦慮症,抑鬱症。

回到我們小時候,很少有父母會關注到小孩們的育兒成長,更加不會去關注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們這一代很多很多人,不管是人際方面,還是內在情緒表達,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根本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我們早就在父母的吼叫聲,不理解中已經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就連我自己,我都還在尋找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但是很顯然,這沒什麼好可悲的,好在可以通過寫作可以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慢慢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有些人哪怕掙到了人生的一百萬,達到了這個目標,或許會快樂一陣子,但是馬上就會給自己定製更大的目標,然後又達到了,又會開始開心一陣子。

然後人生不停的制定目標達到目標,這樣的生活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

當他有一天失去這些的時候,還會淡然面對這些得失,那他就是一直在持續成長。

內在世界在成長。

今天的一些感想。

等我再成熟一點回頭看看自己寫的這些,或許又別有一番體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