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不能只是個屯

週二(2019年7月23日),你好!

          十八不能只是個屯

       

          如果高樓大廈遮住了你的視線,那就到鄉間走一走吧。

      出城洛陽城往西南6公里,沿南環路往宜陽方向走15分鐘就到。

      一到寨門外,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讓我想到了倒盞村。當時,初到倒盞村的時候,確實是給我帶來一陣驚喜的。在一條溝裏建起那樣一個古村落,古色古香的,許多東西都勾起人們舊時的回憶。去時也許是春節,人又多,遊興很是濃的。

      這十八屯究竟如何呢?我有更多的期待,看大門兩邊的漢風唐韻,也許裏面更有一番天地吧。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大暑,天氣確實非常的熱,大門外汽車七八輛,往裏走見遊人八九個。不過也好,雖沒有節日的那種熱鬧氣氛,倒也清靜。


      這溝裏不會藏着十八屯吧?但我只在大門外的一塊兒招牌石頭上,說到附近有十八個屯。原來這個文化村落是新建的,建在一條自上而下的溝裏。裏面一色的都是低矮的仿古建築。經營的也無怪乎都是一些米皮、涼皮、烤魷魚、炒涼粉之類的。還有一些刀槍劍戟,彈弓、射槍一類的小玩意兒,在很多景區裏你很容易見到的。也可能我們去的不是時候,許多店鋪都關着門兒。那些店鋪也並沒有過多的特色,偶爾一兩個開着的,也只見或男或女的一個老闆坐在裏面,百無聊賴的耍着手機。見遊客進來,連看都不看一眼。也許那手機裏面的內容,可能比招呼顧客還要有趣些。但我總感覺到他們辜負了那門面上的漢風唐韻,缺少待人的應有之禮!


        往上走沒多遠,就到了盡頭。向上看去,毒毒的日頭照着那些新建的玻璃棧道。我有恐高症,是絕不敢上去的,在倒盞村我也看到了這種設施。聽說許多景區以建有玻璃棧道爲高大上之舉。但我總認爲像這樣的古文化村落裏,有這些東西,也許吸引了孩子和年輕人,卻失了它應有的味道。不是自己的東西,早晚會失去的。


      從繁華的程度,招牌的用心上,這裏遠比不上倒盞村,如果它是模仿倒盞村而建,它的未來之路很讓人擔心。


        建好古文化村落,繁榮當地經濟,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這些立意和做法都非常的正確,這些年來倒盞村的熱鬧程度就足以見證人們對它的喜愛。但我總認爲每一處文化村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千篇一律,未免讓人感覺有點俗氣。時間久了自然會失去客源,豈不白白的浪費了人力和物力。就拿這個十八屯說吧,既然門頭上寫的是“漢風”“唐韻”,那就要在漢風唐韻上做足功夫。首先建築物上一定要體現漢唐風格,經營的店鋪,最起碼裏面的人員一定要穿漢唐服裝。再找一些專家,對門面模仿漢唐之風進行包裝,讓人進去以後,首先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漢唐之風,這纔有了自己的特色了。但可惜的是我看不到他們的漢唐之風。

      一味模仿別人,形不成自己的風格,這條路是走不遠的。


      十八屯,你不能單單的停留在十八上,你應該長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