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思維

你是否會常常遇到以下狀況:

思考的時候沒有邏輯,大多數時候不知道從哪裏下手。

講話時沒有條理,費很多口舌卻很難把事說清楚。

處理問題時效率低,東撿西漏,忙得團團轉效果卻不佳。

如果你常常有以上問題,那思維導圖的結構化思維在很大程度上能幫你解決。

1、結構化思維是什麼?

結構化思維指從整體思考到局部,是一種層級分明的思考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借用一些思維框架來輔助思考,將碎片化的信息進行系統化的思考和處理,從而擴大思維的層次,更全面地思考。

沒有結構化的思維是零散混亂無條理的想法集合,而結構化思維是一個有條理有層次,脈絡清晰的思考路徑。如下圖所示:

舉個:

當你在向上司彙報工作上遇到的難題的時候,是講一大堆關於問題本身的抱怨,但沒有分析也沒有解決方案,還是拋出結論,然後按照分析問題--找出發生原因--解決方法的思路去彙報來得更清晰更高效,更易於讓人接受?

驗證一個人邏輯能力是否強,看TA語言表達是否有組織,有框架,想問題時是否有條理思路是否清晰。

因而結構化的思考方式不僅能提高你的思維能力,還能從實操上讓你“思考問題更有邏輯,與人溝通更加清晰,解決問題更有效率”。

2、如何通過練習習得結構化思維?

1) 進行自下而上的思考

根據《金字塔原理》“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可由三至七個論據支撐,每個一級論點可以衍生出其他的分論點。”如此發散開來,就可以形成以下的金字塔結構思考方式。

但是在你還沒有掌握這種結構化思維方式時,直接用這種思考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採用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去找結構。

具體的操作方式是:

A. 儘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點

B. 找出關係,進行分類(找出要點間的邏輯關係,利用 MECE 原則歸類分組)

C. 總結概括要點,提煉觀點

D. 觀點補充,完善思路

*MECE 原則: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Exhaustive。

相互窮盡,不重疊。完全窮盡,不遺漏。

先發散,後總結。用這種方式思考,不僅更容易找到邏輯結構,也更容易培養你的結構化思維。

舉個:

當一個人在思考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的時候,他可以先將思考的要素羅列出來,對要點進行分類,最後再總結提煉出自己的決策。

這種思維的鍛鍊方式讓你更容易找到邏輯結構,也更容易形成結構化的思維方式。當你掌握這種邏輯的思考方式後,用其他的邏輯結構來輔助思考也就更容易。

在 XMind 思維導圖結構中符合這種思維方式的就是組織架構圖。

可以打開軟件XMind: ZEN,試着用這種方式進行思考。

2) 進行自上而下的思考

在你進行一定的自下而上的思考練習後,對結構化思維就比較熟悉了,想問題的時候也更有套路,當你知道大概需要思考的方向時,就可以熟練運用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了。

這種思考方式其實大家都很熟悉,和中學時代老師教我們寫議論文的方式一致:

首先你要在開頭就亮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分論點進行闡釋,用論點+論據支撐進行議論,論點之間的關係可以是並列,也可以是層層遞進,最後對文章進行總結和昇華。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總分結構化思維的思考方式。先總結,後發散。用這種方式思考,有助於形成、整理和構造思維導圖,從而促進大腦自然有序地思考,從而讓你更全面地去分析一個問題。

在 XMind 思維導圖結構中比較符合這種思維方式的就是邏輯圖。

還是上面舉的思考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的,用自上而下的總分的思考模式,並進一步完善就可以得到以下這張圖。

介紹下幾種常見的自上而下思考模型:

A. STAR 原則:Situation 背景 / Target 目標 / Action 行動 / Result 結果

舉個:寫簡歷的時候可以根據 STAR 原則進行展開來增加你簡歷的說服力。

B. SWOT 分析方法:Strengths 優勢 / Weaknesses 劣勢 / Opportunities 機會 / Threats威脅

SWOT 分析是商業中常用的分析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C. 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分析問題--找到原因--設置目標--提出解決方案--實施

3) 掌握流程化思維

流程化思維指的是找出事情發生的內在邏輯,思考的時候可以參照以下的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步驟、流程類

程度順序:事情的輕重緩急、重要性

流程化思維在 XMind 思維導圖結構中有比較多的呈現方式。比如水平時間軸和垂直時間軸。

舉個:在思考如何把一場活動辦好時,可以從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這種流程的思考方式入手,梳理每個流程中能做什麼事,並將之拆解爲可執行的細節。這種有思考方向有條理的思維方式能讓你更有效率地解決工作上遇到的難題。

最後總結下 XMind 中常見結構的使用場景:

平衡圖:發散和縱深思考

邏輯圖:表達總分關係或分總關係等

時間軸:表示事件順序或者事情的先後邏輯

組織結構圖:可以做組織層次的人員構成

魚骨圖:比較清晰地表達因果關係

矩陣圖:可以用來做項目的任務管理或個人計劃

當然,運用哪種結構並沒有限制,你覺得哪種結構比較能夠表達你的思考脈絡就用哪種,運用熟練的話,同一張思維導圖裏也可以嘗試結合多種結構。

當你掌握以上的各種思維模式的時候,就能熟練運用結構化的思維去思考,思維也能更加嚴謹和結構化。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想問題時更有邏輯性,說話也更有條理更有說服力。不僅如此,你還可以用這種結構化的思維,去搭建和構造自己的思維體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