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

關於我們的故事:

“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這個經典的保安三連問看似好笑,卻很真實。

曾幾何時,我們自己也都有過類似的困惑和疑慮:

—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茫然若失

—對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產生懷疑,不知當下的付出是否有價值

—面對未來即將做出的選擇和決定,感到充滿不確定性和恐懼

—……

但當我們試圖去尋找現成的答案時,結果又不盡如人意:

—越來越多自媒體文章走在製造焦慮吸引流量修成網紅的路上,而非解決實際問題

—一些心理或職業機構給出的建議,初看還挺專業,最後又是“618限時特惠199”(售課~還不忘蹭熱點),瞬間感覺又“被套路”

—而自己頭腦發熱想去啃工具書,發現要麼無從下手,要麼容易打瞌睡,終於頓悟——“還是不動腦子的好啊~”

佛典有云:觀自在。很多表象問題背後其實都是自我認知問題。

無論我們自己還是身邊的小夥伴,都遇到過這個普遍性問題。但我們卻找不到一個公共空間,能夠系統跟專業地教會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由於職業背景原因,我們是一羣極致的方法論推崇者,相信多元學科思維的模型和工具擁有無窮力量。職業習慣驅使我們本能地去尋找解決方案,並且發現和驗證一個人的認知確實可以進行系統提升。

商業自有商業的邏輯,本身都無關對錯,但我們更願意讓位於興趣和價值優先。因此,我們嘗試搭建“認知領域Knowin”這個平臺,希望輸出一些經過驗證的專業方法和工具,跟有興趣的人一同探索自我認知和提升的相關問題,其實這也是對我們自身困惑的解答(當然沒有商業壓力,不想碼字時還可以偷偷懶:)。

在此,也非常感謝身邊小夥伴們的前期鼓勵和建議(比如建議儘量把專業知識簡化不顯得那麼難懂等)。

好了,話不多說,以下進入開篇正題。

不管意識到與否,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走在一個簡化版的“英雄之旅”中,從“接受召喚”到“面對挑戰”再到“跨越鴻溝”,人生本質是一次次自我認知跟覺醒突破的試煉過程。

認知猶如我們的手中劍,人與人比拼的就是認知,包括認知模式、認知層次,以及對認知的認知——元認知。如何定義、認識、解析認知,並找到系統的方法跟路徑提高認知水平,便是我們致力尋找並希望給出的那個答案。

一、大腦的基本運作

首先從生物學角度系統簡潔地看待大腦的基本運作過程,如下圖所示:

1. 運作迴路

大腦的基本運作過程包括“接收—保持—分析—輸出—實施”五個步驟:

一開始我們通過頂葉(運動)、枕葉(視力)、顥葉(語言)接收孤立的概念、觀點、圖像等信息,並通過海馬體將其轉化存儲在大腦皮層的各個神經元孤島中,再通過分析建立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構建無窮盡的皮層迴路,繼而完成在皮層前額、背外側、前額葉及眶額的思考、判斷、計劃乃至情緒輸出,並最終通過小腦、腦幹下達指令給身體實施行動操作。

可能大多數人看到這裏已一頭霧水,其實我們完全不需要費力去理解這些專有名詞,只需記住人腦跟電腦類似,就是這麼簡單的五個步驟跟機理就行。

2. 運作要素

這個簡潔而高效的運作過程其實就包含 “記憶、聯繫、創造”三大要素,也是定義人之所以爲人的基本因子:

——記憶代表一個人的時間線,是自我覺知的基礎,又分“短時記憶”跟“長時記憶”。如果沒有記憶,那昨天、今天跟明天從意識層面來說對你完全沒區別,時間也就失去意義(好比黑洞裏面沒有時間概念是同樣道理)。阿茨海默症患者則主要經歷短時記憶(剛做的事)到長時記憶(很久以前的事)的衰退過程。短時記憶指停留在頂葉、枕葉、顥葉的碎片化信息,其需通過海馬體轉化存儲到皮層迴路,才能形成長時記憶。這也揭示“碎片化學習”的最大問題,且不說後續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單純在知識層面,也僅停留在短時記憶區間,很快就會被大腦清理遺忘。

——聯繫則展示了神經元的可塑性和無限可能性,其在大腦皮層構建了一張巨大的邏輯圖譜,也被稱爲“認知矩陣”或“心理表徵”。邏輯圖譜是形成長時記憶的載體跟關鍵,我們看“最強大腦”或世界腦力錦標賽裏面的記憶高手,其所使用的一種古老記憶方式“記憶宮殿”(後期進行專項介紹),本質便是一套獨特高效的信息聯繫方法,類似計算機的二進制編碼,並不玄乎。所以也有理論認爲大腦的所有記憶都不會消失,我們失去的只是關於記憶的線索而非記憶本身,比如有時你盡力去想都想不起來的事情,可能只需特定的場景就能輕鬆喚起。

——創造並不是憑空產生或從零到一,而是建立在已有知識體系上的進化與拓展。每個人的邏輯圖譜都有可能進入停滯狀態(比如重複背單詞到一定程度就會遇到瓶頸),此時就需要我們運用創造力量去進行探索跟擴展(比如跳出單一模式借鑑其它方式進行練習)。創造本身是對已有認知習慣的顛覆,確實非常困難,但只要方法對頭,就可以進行專項訓練跟培養。

3. 運作模式

最後再來看已爲多數人熟知的大腦運作模式,即“左半腦+右半腦”理論:

我們的左半腦負責理性思維,如邏輯、詞彙、數字、順序、分析等;右半腦則主導感性思維,如情感、節奏、空間、想象、色彩、藝術等。兩者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左右腦原理倒不新鮮,但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場景,比如“當你愛上一個人時,用的是左腦還是右腦”,後續有機會我們也會考慮寫篇專題分析文章來探討。

二、認知的基本模式

大腦運作方式決定我們的認知模式,從不同層次系統地看待認知:

1. 廣義定義

廣義上看,認知應該包括“動機—性格—價值觀—能力—習慣”五個部分,且層層遞進。前三者“動機、性格、價值觀”爲隱性因子,即通常所說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動機是一切行爲的出發點,決定“我想做什麼”,性格和價值觀則影響“我適合做什麼”;後兩者“能力、習慣”爲顯性因子,可以被學習塑造跟觀察,並定義“我能做什麼”。

2. 狹義定義

狹義上可以認爲認知即主要指能力,但需強調能力應包括“知識”跟“技能”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是遞進轉化關係。

——知識即對應前面所講的大腦“接收—保持—分析”階段,傳統義務教育的缺點之一是採取死記硬背模式,結果只讓知識停留在“接收—保持”階段,連“分析”都沒有,後果就是與碎片化學習一樣,形成的只是短時記憶。

——技能則對應大腦“輸出—實施”階段,即使大腦通過“分析”已將知識變成長時記憶,但如果沒有進一步通過實操將其應用到具體事務上,這些知識便創造不出任何價值。

只有通過實操,纔可能在探索試錯中實現創造,從而反哺知識體系,讓其進化。高手更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技能演練爲習慣(認知的廣義定義最後模塊),而習慣在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則可能進化爲所謂的“直覺”。

三、元認知

高手的祕訣更在於通曉元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要了解元認知,還要再瞭解認知本身所固有的兩個天生缺陷:“認知偏見”跟“思維慣性”

1. 認知偏見                                                 

認知偏見指我們大腦受左右兩個不同系統的影響,特別是在決定右腦感性思維的杏仁核綁架下(大腦中分泌多巴胺決定情緒的組織單元),非常容易踏入的認知誤區。比較典型的包括:

框定偏見:信息的不同呈現方式影響決策判斷(比如618誘導你衝動購物);

確認偏見:先下結論再去找證據(比如先入爲主,還死不悔改);

損失厭惡偏見:失敗痛苦蓋過勝利快樂(比如糾結人格,畏首畏尾);

賭徒謬誤:將獨立隨機事件與概率混淆(比如認爲連輸那麼多把,總該贏一把了吧~),等等。

2. 思維慣性

思維慣性則是指認知容易遵循經驗法則而出現的盲點,比較典型的包括三種現象:

錨定思維:將思維固化在已有信息上,即使信息與判斷無關(比如牛市時認爲沒賺到的錢就是自己虧的);

可得性思維:認爲清楚記得的信息更可信也更可能發生(比如覺得算命說的都應驗了);

典型性思維:受已建立的信息歸類模型影響,將因果關係與隨機波動混爲一談(比如將偶然巧合當規律,總喜歡瞎YY~)。

由於存在“認知偏見”跟“思維慣性”,人們的認知體系很容易受到限制並變得僵化。能夠快速成長跟不斷進化的人,便是擁有突出的元認知能力,即能夠跳出“自我”看“自我”,定位瓶頸,並不斷學習吸收別人更好的認知模式,從而調整優化自己的認知體系。

在如今極速變化、複雜跟不確定的大環境下,元認知變得及爲重要。因爲再沒有哪種能力可以長期保值不被淘汰,自我革新與持續的深度學習已成爲每個人一生的主題。

四、提高認知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提高認知是漫長而痛苦的系統工程,確無捷徑可走。下期將先介紹“深度閱讀”“刻意練習”(注意:完全不同於“1萬小時定律”,對其不敢苟同)兩套基礎工具,其分別與“知識”跟“技能”對應,至少是目前爲止我們在本領域應用過的兼具系統性、針對性、實效性的最好工具。之後進入實戰層面,針對構成整個認知體系的“思維”跟“技能”進行模塊拆分,並就如何提高各模塊能力分別進行專項介紹。

每個人其實都走在尋找自己的過程,“我想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最終歸結到“我應該做什麼”,也許別的途徑或方法無法幫你找到答案,但“認知”能夠,歡迎一起踏上認知旅程!

The End~

P.S.:“多元學科思維模型”來源於查理·芒格,指借用並完美糅合來自各個學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包括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詳見《窮查理寶典》)。

P.SS.:“英雄之旅模型”來源於約瑟夫·坎貝爾,指一套有組織、規範化、結構化的敘事方法指導性工具,該工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20世紀西方電影的發展(詳見《英雄之旅》)。

P.SSS.:“1萬小時定律”來源於格拉德威爾,指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爲該領域的專家(詳見《異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