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讀書分享222——你是完美主義者嗎?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九型人格》,作者是海倫·帕爾默。這本書被譯成26種文字,是百萬暢銷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9種不同性格的人表現。我將分享其中完美主義者的內容。

一、 親密關係

一個完美主義者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擁有愛,哪怕是不完美的愛。

從小他們就把愛與良好的行爲劃上了等號,認爲只有自己的所做所爲都是正確的,才能獲得愛。正因爲如此,完美主義性格者常常覺得自己是不惹人愛的,因爲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完美。他們也很難相信有人會愛上他們,接受他們性格中的優點和缺點。

他們努力打造最優秀的愛情。他們會重新對自己的伴侶進行包裝,忘記對方性格中的缺點,讓自己忘記任何人都是一個優缺點的混合體。一旦他們發現了某人的優點,完美主義者就會堅信自己能夠把對方身上不完美的地方去掉。

一方面,完美主義者一旦發火,就往往一發不可收。如果完美主義者覺得伴侶讓他們難堪,或者明顯違背了某項原則,他們就會變得非常生氣,再也無法發現對方好的一面,過去的積怨也會爆發出來。只要他們覺得現有的憤怒還沒有完全發泄出去,他們就會不斷爭吵、發脾氣。

另一方面,完美主義者對於那些能夠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會非常負責。只要對方承認了錯誤,完美主義者內心的挑剔就會消失。不僅如此,如果他們能夠感受到對方的良好意圖,以及爲彌補錯誤所付出的努力,他們就會變得十分忠誠。

二、 權威關係

完美主義者希望井井有條,希望獲得每一個步驟的彙報,而思考者內向害羞,不願出現在完美主義者面前。這兩種性格的人都企圖通過限制來控制局勢,思考者的方法是避免接觸,專注工作;完美主義者的方法則是嚴格控制、批評施壓。

三、完美主義者的注意力

完美主義者的心中時刻豎立着完美的標杆,在與自己較勁兒的同時,還和他人進行比較。這種內心的比較,往往是完美主義者性格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做出的,卻是他們感到痛苦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 適合的環境

完美主義者適合從事需要組織規劃和細心對待的工作,比如教學、會計、組織結構設計和長期規劃工作。完美主義者喜歡以禮相待、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的社會環境,因此他們可以成爲研究者、文法家和傳教士。

五、不適合的環境

完美主義者性格者不適合從事具有風險性的工作,比如風險決策制定或者其他需要個人擔當的工作。他們也不適合從事必須接受大量不同觀點,或允許不同觀點存在的工作。

此外,完美主義者性格者也不擅長根據變化不定或者不完整的信息來制定決策,他們的決策必須建立在清晰明確的指導方針上。

六、 高層心境:完美

完美主義性格者的痛苦多半來自他們內心的比較。他們總是對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異十分敏感。他們覺得自己擔負了把普通現實與完美理想聯繫起來的使命。

在他們眼中,這個世界非白即黑,要麼是完美的,要麼就是有着致命缺陷的。

七、完美主義性格的閃光點

完美主義者致力於有價值的目標。一旦決定了某個正確的目標,或者感受到他人的好意,他們就會通過忘我的工作來讓他人感到滿意,而不會像有些人只會爲權力和安全感工作。

他們的內心總是渴望着做好事。儘管有時候他們會表現出不切實際的熱情,但他們的確願意爲改善工作而付出長久努力。

八、基本性格分支

完美主義者是強迫自己思考正確的事情,用正確的事情取代了自身的真實願望。這種嚴格的自我控制導致了性格的分裂:一方面是不被察覺的個人願望;另一方面是要做正確事情的個人價值。

這兩種需求的衝突導致了嫉妒心、不適應感以及憂慮情緒。在一對一關係中,完美主義者的嫉妒心表現在監控伴侶的行動,並對兩人之間的任何事情都斤斤計較。

九、對完美主義者有利的做法

完美主義者可以通過下列的方式幫助自己:

①不要強迫自己做事;不要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以至於沒有時間思考真正重要的需求。

②需要對內心的嚴格標準進行修改。需要對規則提出質疑。

③不要把自己的洞察變成對自己的攻擊。“我怎麼會連自己的錯誤都發現不了?”

④到現實中去找答案。如果覺得其他人在對自己品頭論足,那就直接找他們問問清楚。如果感到自己的擔憂在加劇,就去尋找事實信息來消除不必要的焦慮。

⑤知道“惟一正確性”的思想會限制妥協的機會,或者與其他觀點交流的機會。

⑥關注其他人思想觀念中的價值和一貫性。

⑦學會尋找快樂和接受快樂。

⑧學會區分“應該”完成和“想要”完成之間的差別。

⑨關注你對他人的怒火,很可能他人的所做所爲正是你內心渴望的。

⑩注意未被察覺的生氣現象:比如內心很生氣,表面還故意擺出笑臉;言語很禮貌,但聲音很尖刻;或者面帶笑容,但動作僵硬。

⑪學會讓陰影情緒發泄出來。

⑫運用想象力來化解怒氣。想象最糟糕的情況,直到怒氣消失。

十、完美主義者需要注意的做法

對個人的希望毫無察覺。

因爲察覺到自己內心的怒火而感到焦慮,“我設法不要對別人發脾氣。”

把時間都佔滿了,沒有給快樂留下時間。

猶豫不決。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不願做出最後的承諾。

被壓抑的需求找不到表達途徑,導致自身壓力不斷增大,不滿情緒隨之增強。

需要從環境中找到錯誤。

“焦土政策”(一種在戰爭中實行的自我破壞政策)。一旦發現錯誤,就要求全部返工。無法妥協。因爲樓梯的位置不對,就非要把整棟房子都拆了。

爲了平衡內心對自身的批評,對他人的抱怨越來越多。

注意力僵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生活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對其他方面毫不關心。把內心的衝突拋在腦後。

無法忍受多樣的觀點。“我認爲事情只有兩種結果,不是正確,就是錯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