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盖尔 黑糖

在阅读每一本书的时候,都无法避免需要了解书中的背景——北美洲的历史和现状。这本带给我2小时欢乐时光的《黑糖》,是法国作家米盖尔的第二部小说,故事发生在北美洲的小村庄里,一批海盗的宝藏引发了一个当地家族三代人命运变幻的故事。生命的发生和消亡、时代的变革和异化,作者用犀利的文笔描绘了一副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化图谱。

作者:[法]米盖尔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Sucre noir
译者:秦怡然
出版年:2018/7
页数:236
定价:42.00 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59420145

就故事而言,有几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其一海盗的宝藏为什么被一个老奶奶持有,而且宝藏就被放置在庄园中的一个角落房间里,这是为什么?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放在这?他们怎么挖掘出这批宝藏的?为什么不带走呢?其二大火中捡到的弃婴,应该是当地部落黑人所生的孩子,野性、狂傲、肤色差异,揭示出当地种族的差异化,以及内心那种不甘屈服的精神。然而这个孩子为什么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所指?

书中故事并没有以上问题作出解释。

相比故事结构,让我想到了迪仑马特戏剧作品《贵妇还乡》,一个富有的女人回到自己家乡之后的种种作为,寓意时代变迁,体系变化带来的种种不适。同类的还有《假面大臣》等等。这样的剧本故事中,都有一个牢不可破的东西,也是现代的人无法理解的东西,是信任,是承诺。

在《黑糖》,我看到了同样的东西,承诺体系在庄园主对老妇人的语言态度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样作为承诺的姐妹,“信任”已被本书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没有承诺,那么我想宝藏的秘密,很早就会被揭开。如果没有承诺,那么我想不到一个外来者和庄园主女儿如何达成默契。如果没有信任,那么老妇人也不会放心把财宝放在这里,不做任何移动。

所以,本书的宣传标语上写着“魔幻”,我是能理解了。确实魔幻的故事。书中的任何一个片段,放在现在的社会中,是无法想象它们会成立。前半段大火之前的故事,寓意了一个淳朴、善良的社会体系即将结束,一场大火送来了“破坏者”,具有野心、野性的破坏者,自从拥有了自我意志,就与原本的社会体系格格不入,她丝毫没有归属感,寻求建立新的价值体系,然而最终她被自我的欲望颠覆和毁灭。在配合本书开篇海盗船上那些疯狂、癫狂的描写,一船的财宝,在故事上已经具有了十足的想象力。“魔幻”二字,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同样也能窥视到作者的强悍功力。

当我翻开几页后,脑海中立即想象出殖民者、探险者到来的那种期待,期待着故事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期待看到探险者挖掘到金子,期待看到探险者受挫。果然作者不负众望,让探险者受挫了。之后作者虽在推动故事发展,但他的方式不是让探险者强大起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入微描写,让读者逐渐被带入到一个生活场景中去,对“财宝”,“金钱”产生了定义上的反思。原来爱情堪比黄金、财宝,爱情比财宝更耀眼。

非常让人惊叹的写作方式。

合上书本,感叹命运的无常,让我很意外的买了《黑糖》,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写作方式,让我看到了“魔幻”的本质,让我看到了“财富的疯癫”,让我看到了北美洲的历史和异化,让我看到了爱情比“财富”更耀眼的方式。

虽有美中不足,但仍记忆深刻,久久难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